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系统传导延迟或阻滞致心房冲动部分不能传入心室的心律失常,分莫氏Ⅰ型(P-R间期逐渐延长后脱漏QRS波群周而复始)和莫氏Ⅱ型(P-R间期固定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病因有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因素,临床表现莫氏Ⅰ型多数无症状部分有心悸,莫氏Ⅱ型可致头晕乏力等严重时晕厥等,治疗上莫氏Ⅰ型心室率不过慢无症状定期随访过慢伴症状考虑起搏器治疗,莫氏Ⅱ型易进展为完全性阻滞需积极处理有症状或心室率慢者及时植入起搏器,不同人群有特点儿童需警惕先天病因女性男性治疗决策无绝对差异有基础病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需结合类型病情个体情况综合管理定期监测调整方案。
一、定义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系统发生传导延迟或阻滞,心房激动部分不能传入心室的心律失常,每个心房冲动仍有机会传至心室,但传导时间延长或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二、分类及心电图表现
(一)莫氏Ⅰ型(文氏型)
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脱漏QRS波群,随后P-R间期又恢复缩短,如此周而复始,RR间期逐渐缩短。
(二)莫氏Ⅱ型
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固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房室传导比例常为2:1、3:1等。
三、病因
(一)器质性心脏病
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内膜炎等,这些疾病可损伤房室传导系统导致阻滞。
(二)其他因素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健康人可能出现生理性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也可见于药物(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影响、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等情况。
四、临床表现
(一)莫氏Ⅰ型
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可有心悸,心室率不过慢时一般无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
(二)莫氏Ⅱ型
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心悸,若心室率过慢可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等严重表现。
五、治疗原则
(一)莫氏Ⅰ型
若心室率不过慢且无症状,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需定期随访观察;若心室率过慢伴有症状,可考虑起搏器治疗。
(二)莫氏Ⅱ型
由于易进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一旦确诊需积极处理,有症状或心室率缓慢者应及时植入起搏器。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警惕先天性心脏病等病因,若出现症状应尽早评估,必要时干预,避免影响心脏功能和生长发育。
(二)女性与男性
基础病因分布可能因个体差异有别,但在治疗决策上无绝对性别差异,均需根据具体病情评估。
(三)有基础疾病者
如冠心病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心肌病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
总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结合具体类型、病情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管理,定期监测心电图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障心脏功能及患者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