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口腔疱疹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不同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有特点,可通过隔离患儿、注意个人卫生、环境消毒、增强免疫力来预防,感染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合理饮食,病情重及时就医。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可通过与患儿直接的亲吻、共同进食、共用餐具等方式传播。例如,健康小孩与患有口腔疱疹的小孩密切接触时,容易接触到患儿口腔、鼻腔分泌物中携带的病毒而被感染。
飞沫传播:当患儿说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周围小孩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
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口腔疱疹传染性特点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疱疹: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疱疹,传染性较强,在儿童群体中容易造成聚集性传播。比如在幼儿园等儿童集中场所,一旦有患儿发病,若防护不当,很容易在短时间内传播给其他小孩。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疱疹,多通过密切的性接触传播,但也可在母婴等密切接触情况下传播给小孩。
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口腔疱疹:
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等口腔疱疹疾病,传染性也比较高,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以及飞沫等传播。在家庭、学校等环境中,病毒容易在儿童之间传播。
预防小孩口腔疱疹传染的措施
隔离患儿:一旦发现小孩患有口腔疱疹,应让患儿在家休息隔离,避免去幼儿园、公共场所等,减少与其他儿童的接触,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教育小孩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减少手上沾染病毒的机会。
保持口腔清洁:督促小孩饭后漱口,年龄较小的小孩可以由家长帮助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降低病毒在口腔内繁殖感染的风险。
环境消毒:对患儿居住的房间进行定期通风换气,对于患儿使用的餐具、玩具等物品要定期进行消毒,可以采用煮沸消毒、阳光暴晒或专用的玩具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
增强免疫力:保证小孩有均衡的饮食,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让小孩有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降低被病毒感染的易感性。
小孩感染口腔疱疹后的应对
当小孩感染口腔疱疹后,家长要密切观察小孩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口腔疱疹的发展情况、精神状态等。如果小孩出现发热,要根据小孩的年龄等情况采取合适的非药物降温措施,如适当减少衣物、使用退热贴等,同时要注意给小孩补充水分,防止因发热导致脱水。
若小孩口腔疱疹疼痛明显影响进食,可给予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米粥等,避免食物过热刺激口腔疱疹引起疼痛加剧。
对于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疱疹,一般具有自限性,但如果病情较重或有其他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对于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口腔疱疹,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等严重表现,也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