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Ⅰ型呼吸衰竭为低氧性,动脉血氧分压<60mmHg且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正常,因肺换气功能障碍致,见于严重肺部感染等;Ⅱ型呼吸衰竭为高碳酸性,动脉血氧分压<60mmHg且二氧化碳分压>50mmHg,因肺泡通气不足致,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按发病急缓分类急性呼吸衰竭由突发致病因素致,如严重肺感染等使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迅速严重障碍,慢性呼吸衰竭多由支气管-肺疾病慢慢发展而来,如COPD等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而成。
一、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
1.Ⅰ型呼吸衰竭:专业术语描述为低氧性呼吸衰竭,其动脉血气分析特征是动脉血氧分压(PaO)<60mmHg,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降低或正常,主要是因为肺换气功能出现障碍所致,常见于严重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中,新生儿若发生Ⅰ型呼吸衰竭,可能与新生儿肺发育未成熟等因素相关;老年人出现Ⅰ型呼吸衰竭多与基础肺疾病进一步加重换气功能障碍有关。女性在妊娠期出现Ⅰ型呼吸衰竭需考虑对胎儿氧供的影响,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的人群患肺部感染性疾病风险高,易引发此类呼吸衰竭。
2.Ⅱ型呼吸衰竭:称为高碳酸性呼吸衰竭,动脉血气分析表现为PaO<60mmHg,同时PaCO>50mmHg,主要是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老年人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上出现Ⅱ型呼吸衰竭时,病情往往较复杂,需更谨慎评估;儿童发生Ⅱ型呼吸衰竭多与先天性呼吸系统发育异常或急性呼吸道感染导致通气功能障碍有关;女性若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妊娠等特殊时期可能加重病情发展为Ⅱ型呼吸衰竭,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有害粉尘等会加重肺部通气功能受损风险。
二、按发病急缓分类
1.急性呼吸衰竭:由某些突发致病因素所致,像严重肺感染、急性呼吸道阻塞、急性肺水肿、肺栓塞等,这些因素会使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迅速严重障碍,短时间内引发呼吸衰竭。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可能因出生时吸入胎粪等突发因素导致;老年人突发急性呼吸衰竭常因原有基础疾病基础上遭遇严重感染等诱因;女性在剧烈运动后突发肺栓塞等情况也可能引发急性呼吸衰竭,生活方式上剧烈运动等可能成为老年人急性呼吸衰竭的诱因之一。
2.慢性呼吸衰竭:多由支气管-肺疾病慢慢发展而来,例如COPD、重症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尘肺等,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经过较长时间发展为呼吸衰竭,包含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儿童慢性呼吸衰竭相对少见,多与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异常等慢性过程相关;老年人患慢性呼吸衰竭往往是多种慢性肺疾病长期累积的结果;女性若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疾病,随着年龄增长等因素易进展为慢性呼吸衰竭,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等会加速慢性肺疾病向慢性呼吸衰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