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需早期综合诊断评估,确诊后立即抗感染,选用合适药物遵循早期足量足疗程原则,同时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降颅压、控惊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治疗后需长期随访。
一、早期诊断与评估
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进行。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呕吐、嗜睡、惊厥等症状,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检查是确诊的关键,脑脊液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生化检查提示蛋白含量增高,糖含量降低,涂片革兰染色可发现革兰阳性球菌,细菌培养可明确肺炎链球菌的存在。对于有相关症状的小儿,应及时进行腰椎穿刺等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二、抗感染治疗
一旦确诊为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应立即开始抗感染治疗。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其对肺炎链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需注意部分肺炎链球菌可能对青霉素耐药,此时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头孢曲松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抗感染治疗要遵循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原则,一般疗程为2-3周左右,具体需根据患儿的病情恢复情况等调整。
三、对症支持治疗
1.降低颅内压:若患儿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可使用甘露醇等药物降低颅内压。甘露醇是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脱水,从而降低颅内压,用药时需注意根据患儿的体重等调整剂量,密切观察患儿的尿量、电解质等情况。
2.控制惊厥:对于出现惊厥的患儿,需使用抗惊厥药物,如地西泮等。地西泮可快速控制惊厥发作,但要注意静脉注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同时,要积极寻找引起惊厥的原因,如是否与颅内压增高、电解质紊乱等有关,并进行相应处理。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由于患儿发热、呕吐等原因,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需及时监测患儿的电解质情况,根据结果补充相应的电解质,维持患儿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保证患儿的内环境稳定。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对于新生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等特点,诊断和治疗需更加谨慎,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呼吸、体温等变化,选用对新生儿相对安全有效的抗生素,且注意药物的剂量计算要精确,因为新生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对于婴幼儿患者,要注意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等情况,同时要关注患儿的营养状况,保证足够的热量供应,以促进患儿的康复。
五、预后及随访
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儿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一般来说,年龄较小的患儿预后相对较差,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积水、智力低下、癫痫等。在治疗结束后,需进行长期的随访,包括神经系统发育评估、智力测试、听力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并进行相应的干预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