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多见于儿童青少年,有呼吸系统和全身症状,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需增强免疫力、避免交叉感染,特殊人群要密切观察病情。
一、儿童支原体肺炎是什么
儿童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间质性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多见于5-15岁儿童青少年,但婴幼儿也可发病。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呼吸道炎症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二、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症状表现
1.呼吸系统症状
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能有少量黏痰或脓痰。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症状不典型,如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喘息、气促等。
部分患儿可出现胸痛,一般程度较轻。
2.全身症状
发热较为常见,体温可高达39℃左右,发热可持续1-3周。
还可能伴有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表现。
三、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如上述的咳嗽、发热等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2.实验室检查
支原体抗体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是诊断支原体肺炎的重要依据,一般在感染后1周左右出现,3-4周达高峰。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可稍增高。
C反应蛋白(CRP):CRP可升高,提示炎症反应。
3.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见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
胸部CT: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胸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情况,有助于诊断。
四、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1.抗感染治疗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如阿奇霉素等。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2.对症治疗
止咳祛痰:若咳嗽剧烈,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缓解患儿咳嗽、咳痰症状。
退热:对于发热的患儿,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药物退热(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但需注意儿童的年龄和剂量限制,优先选择适合儿童的退热方式)。
五、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措施
1.增强免疫力
让儿童保持均衡的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食物等。
鼓励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2.避免交叉感染
在支原体肺炎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机会。
六、特殊人群(儿童)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支原体肺炎时,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注意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阿奇霉素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同时,要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以利于病情恢复。对于婴幼儿,家长要更加细心护理,密切关注患儿的呼吸、体温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