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原因不明、进行性的间质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与遗传、炎症损伤修复异常等有关,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咳嗽、全身症状等,诊断靠影像学、肺功能、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包括药物、氧疗、肺移植,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如儿童罕见、老年有基础病需考虑相互作用、女性特殊时期需权衡、吸烟患者要戒烟。
发病机制方面
目前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可能与遗传因素、炎症损伤修复异常等有关。有研究表明,遗传易感性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而炎症损伤修复异常方面,肺部长期受到各种刺激后,免疫系统被激活,炎症细胞浸润,导致肺组织持续损伤,进而引发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纤维化。
临床表现方面
呼吸困难:是最主要的症状,通常为进行性加重,早期在活动后出现,随着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出现。例如,患者可能一开始爬楼梯时会感觉气促,逐渐发展到平地行走甚至静息时都有明显呼吸困难。
咳嗽:多为干咳,少数患者可有少量黏痰,咳嗽一般不剧烈,但会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体重减轻、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
诊断方面
影像学检查:高分辨率胸部CT是重要的诊断工具。典型表现为双肺基底部和外周分布的网状阴影、蜂窝肺等。例如,可见肺组织出现网格状改变,晚期可出现蜂窝样的囊腔。
肺功能检查: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即肺活量、肺总量减少,弥散功能降低等。比如,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明显下降。
组织病理学检查: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或开胸肺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可发现肺间质纤维化等特征性病理改变。
治疗方面
药物治疗:目前有一些药物可以用于延缓病情进展,如吡非尼酮、尼达尼布等,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遵循临床指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氧疗: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需要进行氧疗,以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肺移植:对于终末期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移植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肺移植面临供体短缺等问题。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特发性肺纤维化在儿童中非常罕见,若儿童出现类似呼吸系统症状,需仔细排查其他可能的疾病,因为儿童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与成人可能有差异,诊断和治疗需更加谨慎,要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或治疗方法。
老年患者: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往往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治疗时需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使用某些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时,要评估对心脏功能等的影响,在氧疗等方面也要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耐受性进行调整。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妊娠、哺乳等特殊生理时期,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时需要特别谨慎,要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治疗的利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有吸烟史的患者:吸烟会加重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情进展,所以有吸烟史的患者必须严格戒烟,同时要避免吸入二手烟等有害气体,以减少对肺部的进一步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