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筋膜炎有多种症状,包括疼痛(性质多样、部位在后背肌肉筋膜区)、肌肉紧张与僵硬(晨起明显、活动后可缓解但劳累后加重)、活动受限(弯腰、转身等动作受影响)、有特定压痛点,部分患者还会怕冷或出现皮肤感觉异常。
疼痛性质:后背筋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多为弥漫性的酸痛、胀痛或刺痛等。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一般在早晨起床时或长时间不活动后较为明显,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劳累、受凉等因素可使疼痛加重。例如,一些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由于背部肌肉筋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后背筋膜炎,早上起来会感觉后背僵硬且疼痛明显,活动一会儿后疼痛可能会有所减轻,但如果长时间保持久坐姿势,疼痛又会逐渐加重。
疼痛部位:疼痛主要集中在后背的肌肉筋膜区域,可累及整个背部,也可能局限于某个特定部位,比如肩胛间区、脊柱两旁等部位较为常见。不同患者疼痛的具体部位可能会有所差异,但一般都在后背的肌肉筋膜分布范围内。
肌肉紧张与僵硬
肌肉紧张:患者可感觉到后背肌肉发紧、发硬,触摸时能发现肌肉比较紧张,有明显的条索状硬结。这是因为筋膜炎症刺激导致肌肉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以试图保护受伤的筋膜组织。比如,患者自己用手去触摸后背疼痛部位时,能明显感觉到肌肉比正常部位紧张,用手按压时会有较硬的感觉。
僵硬感:晨起时这种僵硬感往往较为明显,患者会觉得后背活动不灵活,像被束缚住一样。随着活动的进行,僵硬感会逐渐缓解,但如果活动量过大或过度劳累,又会使僵硬感再次加重。例如,老年人患有后背筋膜炎时,早上起床后会觉得后背很僵硬,需要慢慢活动一会儿才能恢复一定的灵活性,但如果当天活动量稍大,到了下午可能又会感觉后背发僵。
活动受限
弯腰等动作受限:由于后背疼痛、肌肉紧张僵硬等因素,患者的背部活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比如弯腰动作可能会受到明显影响,弯腰时疼痛会加剧,且弯腰的幅度会比正常情况减小。一些需要频繁弯腰劳作的人群,如农民,患有后背筋膜炎后会发现弯腰干活变得很困难,无法像以前那样轻松弯腰劳作。
转身等动作受限:后背筋膜炎还会影响患者的转身动作,转身时会感觉后背疼痛不适,且转身不灵活。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转身拿东西时,会因为后背的疼痛和活动受限而变得不太方便。
压痛点
特定压痛点:在患者后背的肌肉筋膜处可找到明确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通常比较固定,按压时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觉,有时疼痛还会向周围放射。压痛点的位置与筋膜炎的病变部位相关,通过找到压痛点有助于医生对后背筋膜炎进行诊断。比如,在肩胛内侧缘、脊柱旁开一定距离的部位可能会有明显的压痛点。
其他伴随症状
怕冷:部分后背筋膜炎患者会感觉后背怕冷,比正常部位更易受凉,即使在温度不是很低的环境中,也会觉得后背有发凉、不适的感觉。这可能与筋膜炎症导致局部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有关,寒冷刺激会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和不适症状。
皮肤感觉异常: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后背皮肤的感觉异常,如麻木感、蚁行感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皮肤感觉异常通常是由于筋膜炎症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