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二者在病因、临床表现(皮疹特点、全身症状)、发病部位、病程及特殊人群影响等方面存在区别,水痘皮疹向心性分布、病程2-3周等,手足口病皮疹集中手、足、口腔等、大多病程约1周,特殊人群感染后情况各有不同。
一、病因方面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各年龄人群均可感染,但主要见于儿童,尤其是2-6岁儿童。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的病原体有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等。肠道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5岁以下儿童尤其婴幼儿发病风险较高。
二、临床表现方面
皮疹特点
水痘:皮疹首先出现在头皮、面部或躯干,然后逐渐蔓延至四肢。皮疹最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周围有红晕,疱疹壁薄易破,常伴有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皮疹分批出现,所以在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手疹多见于手指、手掌,足疹多见于足底、脚掌,皮疹一般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留疤。口腔内疱疹多发生在舌、颊黏膜、硬腭等部位,可伴有疼痛、流涎、拒食等症状。部分患儿臀部也可出现皮疹。
全身症状
水痘:患儿可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同时可能伴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手足口病:大部分患儿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少数患儿体温可较高。部分患儿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但EV71感染的患儿可能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呼吸、心率增快等循环、呼吸衰竭前期表现。
三、发病部位方面
水痘:皮疹分布以躯干为主,呈向心性分布,头面部及四肢也可累及,但四肢远端较少。
手足口病:皮疹主要集中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四肢近端一般较少出现皮疹。
四、病程方面
水痘:自然病程一般为2-3周,经过规范护理等一般可顺利恢复。
手足口病:大多数患儿病情较轻,病程约1周左右可自愈。但EV71感染的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在短时间内出现危重症表现,病程相对较长且预后可能较差。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婴幼儿,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感染水痘或手足口病后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婴幼儿感染水痘时,皮疹可能更密集,全身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感染手足口病时,EV71感染的重症风险更高,要注意观察有无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对于孕妇,感染水痘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如导致胎儿先天性水痘综合征等;而手足口病一般对孕妇本身影响相对较小,但也需注意防护,避免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感染水痘或手足口病后病情可能更严重,治疗难度更大,需格外重视预防和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