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实验室检查明确营养不良程度及身体缺陷表现,根据年龄和营养不良程度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能量缺乏为主者补充富含热量、优质蛋白、脂肪的食物并循序渐进,特定营养素缺乏者补充相应食物或制剂,骨骼系统缺陷轻度可随生长改善严重需评估干预,免疫功能低下者加强营养、保持环境清洁等,婴儿期保证母乳或配方奶合理喂养并监测,幼儿及儿童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整体护理注重安全和人文关怀。
一、评估诊断
通过详细询问患儿病史(包括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情况、既往疾病史等)、进行全面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评估生长曲线偏离程度)及必要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可提示是否存在贫血及贫血类型,血生化可检测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指标水平,了解营养缺乏具体类型及身体机能受损状况),明确营养不良的程度及身体缺陷的具体表现。
二、营养干预
(一)能量与宏量营养素补充
根据患儿年龄及营养不良程度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对于能量缺乏为主的营养不良,提供富含热量的食物,如谷类食物保证碳水化合物摄入,蛋类、奶类、瘦肉等补充优质蛋白,油脂类提供适量脂肪,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增加摄入量,避免一次性过度进食加重消化负担。
(二)特定营养素补充
若存在特定营养素缺乏,如缺铁性贫血则增加动物肝脏、红肉、深色蔬菜等含铁丰富食物摄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需增加日照时间,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制剂;维生素B族缺乏者补充相应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全麦制品、豆类等)。
三、针对身体缺陷的处理
(一)骨骼系统缺陷
对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导致的骨骼畸形,在充足营养支持基础上,轻度骨骼畸形可随儿童生长发育逐渐改善,严重者需由骨科等相关科室医生评估后,考虑后续可能的干预措施(如矫形支具等,但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
(二)免疫功能相关缺陷
若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出现反复感染等情况,除加强营养外,需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减少与感染源接触,同时密切观察感染迹象,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防护,但避免盲目使用免疫增强药物(优先非药物干预)。
四、特殊人群提示
(一)婴儿期患儿
母乳喂养婴儿的母亲需保证自身营养均衡以维持乳汁质量,人工喂养婴儿应严格按照配方奶正确冲调比例喂养,避免因冲调不当影响营养摄入;密切监测婴儿体重、身长增长情况,定期到儿科门诊复诊。
(二)幼儿及儿童期患儿
关注其饮食习惯,纠正挑食、偏食等不良行为,家长可通过制作多样化、趣味化的营养餐食引导孩子摄入均衡营养;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营养需求调整饮食结构,如学龄期儿童需保证足够蛋白质、钙等营养素以支持身体发育,同时注意避免过度节食等影响健康的行为。
(三)整体护理
在营养改善过程中,需注重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证患儿生活环境安全,避免因营养不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引发意外;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体力等变化,及时根据病情调整护理措施,体现人文关怀,确保患儿在营养补充及身体缺陷改善过程中得到全面照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