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与新冠感染在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特殊人群表现等方面存在差异,病毒性肺炎由多种病毒引起,临床表现、检查及治疗各有特点,新冠感染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表现多样,治疗原则不同,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人群患病各有其特点。
新冠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存在气溶胶等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与生活方式中是否处于高风险暴露环境等相关,如在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暴露等。
临床表现方面
病毒性肺炎:不同病毒引起的肺炎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一般起病可急可缓,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发热程度、咳嗽的严重程度等因病毒种类和个体差异不同。例如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可能发热相对较高,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在儿童中可能有独特的表现。
新冠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多数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以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实验室检查方面
病毒性肺炎:血常规检查中,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等。病原学检查可通过核酸检测等方法检测到相应病毒核酸。
新冠感染:血常规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铁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病原学检查可通过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冠病毒核酸等。
影像学检查方面
病毒性肺炎:胸部影像学表现多样,不同病毒引起的肺炎影像学特点有差异。例如流感病毒性肺炎早期可表现为肺内斑片状、磨玻璃影,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双肺弥漫性浸润影等。
新冠感染: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治疗方面
病毒性肺炎:主要是针对病毒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病毒药物等,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发热时给予退热治疗,呼吸困难时给予氧疗等。
新冠感染:目前主要治疗原则是对症支持治疗和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如轻型、普通型病例可采取居家隔离治疗等,重型、危重型病例需要在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特殊人群方面:
儿童:病毒性肺炎中儿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为常见,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观察呼吸等情况;新冠感染在儿童中的表现与成人有一定差异,部分儿童可能症状相对较轻,但也有少数儿童会发展为重症,要注意儿童的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等,加强护理。
老年人:老年人患病毒性肺炎或新冠感染时,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进展可能更易出现重症情况,如更易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更积极的支持治疗。
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患病毒性肺炎或新冠感染时,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需要在治疗肺炎的同时,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例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血糖的监测和控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