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肥大症状表现因个体情况而异,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劳力性、夜间阵发性)、乏力、心悸、水肿、胸痛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人群症状与相关病史密切相关。
一、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部分心肌肥大患者在疾病早期,心脏功能代偿较好时,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是在体检、因其他疾病就诊做心脏相关检查时被发现。例如一些因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逐渐出现心肌肥大的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血压轻度升高,而无心脏方面的特殊不适。
二、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的症状
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这是比较早期的表现,在患者进行体力活动时,如走路、爬楼梯等,心脏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来满足身体需求,但心肌肥大的心脏功能受限,不能有效地泵血,导致肺部淤血,引起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能在较轻的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比如一位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中年患者,起初爬两层楼梯就会感觉气促,后来走平路也会觉得呼吸费力。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入睡后常因呼吸困难而突然惊醒,被迫坐起,呼吸急促。这是因为夜间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同时膈肌上抬,影响肺的通气功能,导致呼吸困难加重。
乏力
由于心肌肥大使得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降低。例如一位扩张型心肌病引起心肌肥大的患者,原本可以正常上班工作,逐渐出现连日常家务劳动都难以完成,总是感到疲惫不堪。
心悸
心肌肥大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颤动等,患者会感觉心跳不规则、心慌、心里发慌等。比如一些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房颤动,从而自觉心悸明显。
水肿
当心肌肥大发展到一定程度,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出现右心衰竭时,会导致体循环淤血,引起水肿。常见的是下肢水肿,尤其是踝关节、小腿部位,傍晚时水肿可能会加重,早晨起床时可能有所减轻。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水肿可能会蔓延至全身,出现腹水、胸水等。例如一位缺血性心肌病导致心肌肥大并出现右心衰竭的患者,双下肢会出现明显的凹陷性水肿,用手指按压后会留下坑洼,长时间不消退。
胸痛
某些类型的心肌肥大,如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症状。这是因为心肌肥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从而产生胸痛。胸痛的性质多样,可为压榨性、闷痛等,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有时可放射至左肩、左臂等部位,疼痛持续时间不等,一般数分钟至十几分钟。
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在心肌肥大症状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时期如果出现心肌肥大,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还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等,因为心脏功能受损影响了全身的营养供应和生长发育;女性患者在更年期前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心肌肥大相关症状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表现特点,但总体症状本质是心脏功能异常相关的表现。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出现心肌肥大时,其症状往往与血压控制不佳导致心脏负荷长期过重有关,症状出现和加重与血压的波动密切相关;有冠心病病史的人群出现心肌肥大,多是因为心肌长期缺血导致心肌重构引起心肌肥大,症状与心肌缺血发作及心肌肥大进展情况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