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桡骨远端骨折常见依据骨折位置及形态分为Salter-Harris分型、掌侧移位型与背侧移位型、稳定性骨折与不稳定性骨折,不同分型对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有影响,Salter-Harris分型中不同型治疗及预后不同,掌侧和背侧移位型依情况选治且复位影响预后,稳定性与不稳定性骨折治疗及预后有别,治疗中需据分型采取对应措施并密切随访监测预后。
Salter-Harris分型:此分型主要针对涉及骨骺的骨折,共分为五型。Ⅰ型为单纯骨骺分离;Ⅱ型是骨骺分离合并干骺端小骨折块;Ⅲ型为骨骺骨折波及关节面;Ⅳ型是骨折线经过骨骺、骺板和干骺端;Ⅴ型则是骨骺板压缩性骨折,这种类型相对较少见,但损伤较为严重,可能会影响骨骺的发育。该分型对于判断骨折对骨骺生长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预后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尤其在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时,骨骺的正常发育是关键,不同分型决定了后续可能出现的生长畸形等问题的差异。
掌侧移位型与背侧移位型:根据骨折远端的移位方向来分。掌侧移位型是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多与儿童手部处于掌屈位时受伤有关;背侧移位型则是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通常发生在手部背伸位受伤的情况。这种分型有助于临床医生初步判断骨折的力学机制和大致的移位情况,在复位等治疗操作时提供参考,因为不同移位方向的复位手法等可能会有差异,而且对于预后可能导致的畸形等情况也有一定提示作用,比如背侧移位型如果复位不佳可能更容易出现腕关节背侧畸形等情况。
稳定性骨折与不稳定性骨折:稳定性骨折是指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移位的骨折,比如一些裂纹骨折等;不稳定性骨折则是骨折端容易移位或复位后容易再移位的骨折,像一些粉碎性骨折等。稳定性骨折相对来说治疗上可能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为主,如石膏固定等,而不稳定性骨折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措施,如手术治疗等,因为不稳定性骨折更容易出现复位丢失等情况,影响骨折的愈合和腕关节的功能恢复。对于儿童来说,稳定性骨折可能恢复相对较好,但也需要密切观察,不稳定性骨折则需要更谨慎地处理,以避免出现不良预后。
不同分型的临床意义
对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Salter-Harris分型中,Ⅰ型和Ⅱ型骨折一般可先尝试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而Ⅲ型、Ⅳ型骨折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手术治疗,以尽可能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减少对骨骺发育的影响;掌侧移位型和背侧移位型的骨折,根据移位程度等选择保守复位外固定或手术治疗,若移位明显影响腕关节功能则多需手术;稳定性骨折以保守治疗为主,不稳定性骨折可能需要手术固定等。
对预后评估的意义:不同分型预后不同,Salter-Harris分型中,Ⅰ型和Ⅱ型预后相对较好,Ⅲ型和Ⅳ型如果治疗不当可能会出现骨骺早闭、生长畸形等问题,影响腕关节的生长发育和功能;掌侧移位型和背侧移位型复位良好的话预后较好,若复位不佳可能导致腕关节活动受限、畸形等;稳定性骨折预后一般较好,不稳定性骨折若处理不当可能出现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等情况,影响患儿腕关节的正常功能恢复,所以对于不同分型的预后评估有助于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更好地向患儿家属交代病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密切随访对于不同分型的骨折预后监测非常重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