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是因多种原因致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出现上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分多种类型。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症状轻经保守治疗有效的可非手术治疗;症状严重非手术无效、滑脱进展明显、伴有严重腰椎管狭窄等情况的需手术治疗。
一、腰椎滑脱是什么回事
腰椎滑脱是指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按照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峡部裂性和退变性等类型。从病理角度看,正常腰椎的椎体间依靠椎间盘、小关节及韧带等结构维持稳定关系,当这些结构出现问题时,就可能导致椎体滑移。例如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多是因为峡部存在骨性缺损,使得椎体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进而发生滑移。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病原因有所差异,青少年出现先天性腰椎滑脱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中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则与腰椎的退变、骨质增生等因素相关。女性在妊娠、绝经后由于激素等变化,可能相对更易出现腰椎相关问题导致滑脱风险增加;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腰部过度劳损的人群,腰椎承受的压力较大,也更容易发生腰椎滑脱。
二、腰椎滑脱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适用情况
无症状或轻度症状患者:如果腰椎滑脱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腰痛,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一般可以先采取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如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不同人群的药物耐受及不良反应情况,比如老年人可能有更多胃肠道风险等)、康复锻炼(如进行核心肌群的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以稳定腰椎,不同年龄人群锻炼强度和方式需适当调整,年轻人可适当加强强度,老年人则要循序渐进)等。例如一些轻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的老年患者,最初表现为偶尔的腰部酸痛,通过适当休息和康复锻炼后症状能够得到缓解,就可以先不考虑手术。
症状较轻且经保守治疗有效者:部分患者虽然有腰痛等症状,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非手术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这种情况也可以继续采取非手术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比如一些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青少年患者,在经过卧床休息和规范的康复锻炼后,腰痛等症状减轻,就可以继续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适用情况
症状严重且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当腰椎滑脱患者出现严重的腰痛,且疼痛放射到下肢,伴有下肢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经过规范的非手术治疗3-6个月以上无效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有的患者腰椎滑脱后出现明显的神经受压症状,下肢力量明显下降,行走一段距离后就必须休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此时手术干预可能是改善症状的有效手段。
滑脱进展明显者:如果腰椎滑脱在观察过程中进展较快,椎体滑移程度不断加重,这种情况也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因为椎体持续滑移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对神经等结构的压迫,导致病情恶化,所以需要通过手术来稳定腰椎,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比如影像学检查发现腰椎滑脱程度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加,就需要积极评估手术指征。
伴有严重腰椎管狭窄等情况者:当腰椎滑脱同时伴有严重的腰椎管狭窄,神经受压情况较为严重时,一般也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可以解除神经压迫,恢复椎管的正常形态,缓解相关症状。例如腰椎滑脱患者同时存在明显的椎管狭窄,神经受压症状突出,这种情况下手术是比较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