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有局部疼痛、牵涉痛、肌肉紧张与痉挛、活动受限等症状,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有休息、物理治疗(热敷、按摩、理疗仪器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但不同人群使用有差异,儿童尽量避免,孕期女性需遵医嘱。
一、筋膜炎的症状
(一)疼痛
局部疼痛:是筋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多为酸痛不适,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且会随劳累、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或减轻。例如,腰背部筋膜炎患者常感到腰背部弥漫性的疼痛,在久坐、久站或劳累后疼痛明显加剧。
牵涉痛: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其他部位,比如颈部筋膜炎可能会引起肩部甚至上肢的牵涉痛,但疼痛的原发部位仍在颈部筋膜处。
(二)肌肉紧张与痉挛
患者受累部位的肌肉往往处于紧张状态,可触摸到条索状的硬结,严重时会出现肌肉痉挛,导致局部活动受限。比如足底筋膜炎患者,有时会突然出现足底肌肉痉挛,引起剧烈疼痛,影响行走。
(三)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患者相应部位的活动会受到限制。以背部筋膜炎为例,患者可能无法正常弯腰、转身等。儿童若患筋膜炎,会因疼痛而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如不敢正常行走、玩耍等,这与儿童自身表达和耐受疼痛的能力有关,其活动受限表现可能更为明显且易被家长察觉。女性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孕期,由于身体重心改变等因素,更易引发筋膜炎,活动受限情况可能会因身体负担而加重。
二、筋膜炎的治疗
(一)非药物治疗
休息:让受累部位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这是筋膜炎治疗的基础。例如,腰背部筋膜炎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弯腰劳作、久坐等,给腰部筋膜足够的恢复时间。儿童患筋膜炎时,要减少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的休息,以促进筋膜的修复;孕期女性则需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避免因过度劳累加重筋膜炎症状。
物理治疗
热敷:通过热传递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可以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局部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对于儿童,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孕期女性热敷时也需注意温度和时间,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按摩:专业的按摩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筋膜的炎症。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加重损伤。儿童按摩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且要考虑儿童的耐受程度;孕期女性按摩要避开腹部等敏感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法和部位进行按摩。
理疗仪器治疗: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缓解疼痛。红外线照射通过红外线的热效应,改善局部组织的代谢;超声波治疗则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等发挥治疗作用。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人群在接受理疗仪器治疗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参数等。
运动疗法:进行适当的拉伸运动,有助于放松筋膜和肌肉,增强肌肉力量。例如,颈部筋膜炎患者可以进行颈部的缓慢拉伸运动,如左右侧屈、前后屈伸等,但要注意运动幅度和频率。儿童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合的简单肢体拉伸运动,以促进筋膜健康;孕期女性在医生评估后,可进行一些温和的孕期适宜运动,如散步时配合简单的腰部拉伸等,既不影响胎儿又能缓解筋膜炎症状。
(二)药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药物的适用人群。例如,对于成人一般可以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但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除非在医生严格评估后且无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法;孕期女性使用药物更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选择是否使用药物以及选择何种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