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早期有多种症状,呼吸困难约占80%,由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致;胸痛约占70%-80%,包括胸膜炎性胸痛和心绞痛样胸痛;咯血常为小量,多在24小时内出现;晕厥可为首发症状,约占11%-19%;还有烦躁不安等情绪改变及咳嗽、心悸等其他症状,需综合多因素判断,出现相关症状应高度怀疑肺栓塞并及时就医。
一、呼吸困难
具体表现:是肺栓塞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约占80%。其发生机制主要是栓塞后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顺应性下降等。不同年龄人群呼吸困难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肺栓塞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呼吸困难可能更急促,需警惕。对于有基础心肺疾病的患者,呼吸困难可能更早出现且程度更重,因为其心肺储备功能较差。
相关机制:肺栓塞时,部分肺组织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机体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加快、深度增加,从而出现呼吸困难。
二、胸痛
具体表现:约占70%-80%,包括胸膜炎性胸痛和心绞痛样胸痛。胸膜炎性胸痛多为突然发生,与呼吸有关,疼痛部位不定,可位于胸骨后或单侧胸部;心绞痛样胸痛则较为剧烈,类似心肌梗死的胸痛表现,多由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可能与肺栓塞引起的右心缺血、心肌耗氧量增加等有关。不同性别在胸痛表现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患者可能因同时存在其他疾病(如乳腺疾病等)而需注意鉴别。对于老年患者,胸痛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相关机制:胸膜炎性胸痛是由于栓塞部位的肺组织累及胸膜;心绞痛样胸痛是因为肺栓塞导致右心室压力升高,右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心肌缺血缺氧,同时肺动脉压力升高刺激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三、咯血
具体表现: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少见。多在肺栓塞发生后24小时内出现,咯血量一般较少,颜色鲜红或暗红色。不同年龄人群咯血表现类似,但儿童咯血可能更易被忽视,因为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咯血可能提示病情较重,需密切关注。
相关机制:肺栓塞后,肺组织缺血坏死,肺泡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或肺梗死累及支气管黏膜导致咯血。
四、晕厥
具体表现:可为肺栓塞的首发症状,约占11%-19%。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可伴有摔倒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晕厥原因不同,对于老年人,可能是肺栓塞导致心输出量急剧下降,脑供血不足引起;儿童肺栓塞导致晕厥相对罕见,但一旦发生需高度重视。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若发生肺栓塞出现晕厥,需考虑与激素等因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相关。
相关机制:肺栓塞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急剧增加,心输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导致晕厥。
五、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
具体表现:患者可出现情绪上的明显异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惊恐,感觉即将面临死亡。不同年龄人群心理反应不同,儿童可能因不适而哭闹不止等表现出异常情绪;老年患者可能因对疾病的不了解等因素,更易出现惊恐等情绪。女性患者可能因情感细腻等因素,在情绪表现上可能更突出。
相关机制:主要与肺栓塞导致的缺氧、疼痛等多种不适刺激有关,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出现情绪上的改变。
六、其他症状
咳嗽:多为干咳或少量白痰,可因肺栓塞引起的气道刺激等因素导致。
心悸:因肺栓塞导致心脏功能改变,如心率加快等,患者可感觉心悸。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心悸表现相似,但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心悸可能更明显。
总之,肺栓塞的早期症状多样,需综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病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高度怀疑肺栓塞可能,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