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相关内容包括:基础疾病史常见慢性支气管、肺、胸廓或肺血管疾病,如COPD等;临床表现分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失代偿期有呼吸和右心衰竭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可现低氧高碳酸血症等,血液检查有红细胞等变化及肝肾功能异常;心电图有右心室肥大改变;胸部X线有肺部基础病及心脏改变;超声心动图有右心结构和功能指标异常。
一、病史及临床表现
1.基础疾病史:有慢性支气管、肺、胸廓或肺血管疾病的病史,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导致肺心病最常见的基础疾病,这类患者多有长期吸烟史,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且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女性患者如果有长期的支气管扩张病史,也可能逐渐发展为肺心病;男性患者长期从事粉尘作业导致尘肺,进而引发肺心病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2.临床表现:肺心病患者在功能代偿期可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等。当进入失代偿期时,会出现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等,甚至出现神志恍惚等肺性脑病的表现;还会出现右心衰竭,表现为气促更明显,心悸、乏力、腹胀、食欲下降等,体征可有发绀明显,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肝大且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气分析:在呼吸衰竭时,可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如PaO<60mmHg和(或)PaCO>50mmHg,同时可伴有酸碱平衡失调,例如呼吸性酸中毒等,这对于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碱状态非常重要,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可能有差异,但基本判断标准一致。
2.血液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升高,反映长期缺氧导致的代偿性红细胞增多。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清学检查可能发现肝功能、肾功能异常等,如谷丙转氨酶、血尿素氮等升高,这与患者的心肺功能不全导致的脏器功能影响有关,不同病史的患者基础的肝肾功能情况不同,在肺心病发生后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也会有差异。
三、心电图检查
1.主要表现:主要有右心室肥大的改变,如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钟向转位,Rv1+Sv5≥1.05mV及肺型P波等。不同年龄的人群心电图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的心电图特点与成人不同,但也会出现相应的右心肥大相关改变;女性患者的心电图在形态上可能与男性有一定差异,但判断右心肥大的标准是相似的;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体力劳动者和长期sedentary生活方式的患者,基础心电图可能有差异,但肺心病时的典型右心肥大表现是相对固定的。
四、胸部X线检查
1.肺部基础疾病表现:可见原发病的征象,如COPD患者可见肺纹理增多、紊乱,肺气肿表现等;支气管扩张患者可见支气管呈柱状或囊状扩张等。
2.心脏改变: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右下肺动脉干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增大征等,这些征象对于诊断肺心病有重要价值,不同病史的患者原发病的X线表现不同,但心脏的这些典型改变是肺心病的重要依据。
五、超声心动图检查
1.右心结构和功能指标:可出现右心室流出道增宽(≥30mm),右心室内径增大(≥20mm),右心室前壁增厚,左、右心室内径比值<2,肺动脉内径增宽(≥20mm)或肺动脉压升高(收缩压>30mmHg)等指标异常,通过这些指标可以明确右心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对于肺心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超声心动图的具体数值可能有差异,但判断标准是基于科学研究的统一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