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病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避免诱因、减轻体重)和物理治疗(热敷、冷敷、理疗仪器治疗)及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手术治疗有关节镜手术(适用于特定膝关节内病变,术后需康复训练)、截骨术(用于特定膝关节病变且年龄较轻者,术后需规范康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用于严重病变保守无效者,老年患者需评估全身状况,术后防并发症并康复训练)。
一、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与避免诱因:对于膝关节病患者,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跑跳等加重膝关节负担的活动。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应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减少膝关节的过度磨损。对于肥胖患者,减轻体重是重要的措施,因为体重过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重,研究表明,体重每减轻1kg,膝关节所受压力可减轻约3-4kg,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病的症状。
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促进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一般可使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一些因寒冷刺激导致膝关节病症状加重的患者,热敷能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
冷敷:在膝关节急性损伤或炎症发作期,如出现明显肿胀、疼痛时,可进行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膝关节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和肿胀。
理疗仪器治疗: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红外线照射能够深入组织内部,促进组织修复;超声波治疗可以通过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改善膝关节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炎症。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都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物理治疗方法,但儿童患者进行物理治疗时要注意能量和时间的控制,避免对儿童娇嫩的组织造成损伤。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这类药物可以减轻膝关节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要谨慎,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溃疡等。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使用时也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
软骨保护剂:像氨基葡萄糖等,它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合成,抑制关节软骨的分解,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膝关节软骨。对于一些膝关节软骨已有一定损伤的患者,长期服用氨基葡萄糖可能会有一定的益处,但起效相对较慢,需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
二、手术治疗
1.关节镜手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膝关节内有游离体、半月板损伤或轻度滑膜病变等情况。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小切口将关节镜插入膝关节内,能够清晰地观察关节内部的病变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取出游离体、修复或切除损伤的半月板等。对于年轻患者,半月板损伤适合通过关节镜进行修复,而对于年龄较大、半月板退变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
术后康复:术后需要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包括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康复训练的时间和强度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情况而定,一般在术后几周内开始逐步进行康复锻炼,以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2.截骨术
适用情况:主要用于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室病变,且患者年龄相对较轻、膝关节畸形不严重的情况。通过截骨手术可以改变膝关节的力线,减轻病变间室的负荷,从而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例如,对于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当存在下肢力线不良时,截骨术可以调整力线,使膝关节的受力分布更均匀。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康复,包括保持膝关节的制动时间、逐步进行负重训练等。同时,要注意观察膝关节的恢复情况,定期复查,以确保手术效果和膝关节的稳定。
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膝关节病变严重、疼痛剧烈、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如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可以彻底改善膝关节的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可能会出现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
特殊人群:对于老年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需要综合评估其全身状况,如心肺功能等。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以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和适应人工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