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是肋骨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致伤,有明显局限疼痛、可能胸壁畸形,X线、CT可诊断,治疗以止痛、固定胸廓等为主;软组织挫伤是软组织受钝性外力致伤,疼痛相对局限、肿胀常见,超声、MRI可助诊,治疗多休息、冷敷热敷等;儿童、老年人、女性及有基础疾病人群受伤后各有特点,治疗需综合考量。
软组织挫伤:是指人体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的损伤,多由钝性外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所致,如摔倒时身体与地面摩擦、被物体碰撞等,主要是软组织的细胞受损、小血管破裂等。
临床表现
疼痛特点
肋骨骨折:疼痛较为明显且具有局限性,在深呼吸、咳嗽或身体转动时疼痛会加剧,局部可能有压痛,可触及骨折断端的异常活动(若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能出现胸壁反常呼吸运动等严重表现),疼痛的程度通常与骨折的严重程度相关,严重骨折时疼痛剧烈,患者可能因疼痛而不敢呼吸。
软组织挫伤:疼痛相对肋骨骨折可能较局限,一般为胀痛或钝痛,按压时疼痛明显,但通常没有肋骨骨折那种随呼吸等动作明显加剧的特点,部分患者可能有局部肿胀,但肿胀程度相对肋骨骨折引起的胸腔内情况较轻,一般不会出现胸壁反常呼吸等严重的呼吸相关异常表现。
肿胀情况
肋骨骨折:单纯肋骨骨折一般局部肿胀不明显,若骨折端刺破周围血管引起出血,可能会有局部淤血肿胀,但相对软组织挫伤来说,肿胀不是其主要突出表现。
软组织挫伤:局部肿胀较为常见,是由于软组织受损后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等原因导致,肿胀范围根据挫伤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轻者肿胀较局限,重者可能整个受伤部位肿胀明显。
外观表现
肋骨骨折:严重的肋骨骨折可能会有胸壁畸形等外观改变,如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出现胸壁反常呼吸运动,外观上可见胸壁局部凹陷或凸起等异常形态。
软组织挫伤:外观主要是受伤部位的皮肤可能有擦伤、淤血斑等表现,一般没有明显的骨骼相关的畸形改变。
影像学检查表现
肋骨骨折: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肋骨骨折线,对于不完全骨折可能需要结合CT进一步明确;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肋骨骨折的部位、骨折断端的移位情况等,是诊断肋骨骨折的重要手段,可发现细微骨折等情况。
软组织挫伤:超声检查可发现软组织内的血肿、水肿等情况,表现为软组织回声不均匀,有低回声或无回声区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更敏感地显示软组织挫伤的范围、程度,可发现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水肿、出血等改变,但对于肋骨骨折不如X线和CT敏感。
治疗原则
肋骨骨折:单纯性肋骨骨折以止痛、固定胸廓和防治并发症为主。可采用胸带固定等方法固定胸廓,减少骨折端活动以缓解疼痛;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出现反常呼吸运动时,可能需要进行包扎固定或手术固定等治疗;同时要注意防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软组织挫伤:首先要休息受伤部位,早期可进行冷敷,以减少出血和肿胀,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和肿胀消退;可外用活血化瘀的药物等,若疼痛明显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等对症治疗,一般软组织挫伤恢复相对较快,但严重的软组织挫伤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恢复,且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深部组织的损伤等情况。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肋骨较柔软,肋骨骨折可能不典型,临床表现可能不如成人明显,容易被忽视,影像学检查时要注意与正常生理结构等鉴别,治疗上要更谨慎,固定等处理需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儿童软组织挫伤相对成人恢复可能较快,但也需关注是否有深部组织损伤等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肋骨骨质疏松,更容易发生骨折,且骨折愈合相对较慢,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肺疾病等,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在固定等处理的同时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对基础疾病的影响;老年人软组织挫伤后恢复也相对较慢,要注意加强护理,防止长期卧床等引起的并发症。
女性:在受伤机制等方面与男性无本质区别,但女性在胸部受伤时要注意乳房等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女性的心理因素等,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男性同理,要关注受伤部位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等。
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人群,肋骨骨折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肋骨骨折引起疼痛导致患者呼吸受限,可能诱发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软组织挫伤也可能因基础疾病的存在而影响恢复,治疗时要多学科协作,在处理外伤的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