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会引发多种症状,早期有活动后呼吸困难,晚期静息时也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常有长期慢性咳嗽、咳痰,感染时痰性改变;因心肺功能受损致乏力、劳动耐力下降;部分患者有心悸;病情进展到右心功能不全时出现消化道症状、下肢水肿等,严重时还有口唇、甲床发绀等缺氧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及有不同生活方式、基础病史人群表现各有特点。
一、呼吸困难
1.早期表现:在肺源性心脏病早期,患者在活动后可出现呼吸困难,比如从事轻微体力活动,像快走、爬楼梯等时就会感觉气不够用。这是因为肺部的基础疾病导致肺功能有所下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受到影响,活动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增加,而肺部不能及时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引发呼吸困难。
2.晚期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即使在静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患者会呈端坐呼吸,即不能平卧,必须坐着才能稍微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这是由于心脏功能也受到影响,心功能不全进一步加重了缺氧状况,同时肺部淤血等情况使得呼吸更加困难。
二、咳嗽、咳痰
1.咳嗽情况:患者常有长期慢性咳嗽,咳嗽的频率和程度与基础肺部疾病相关。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咳嗽会比较频繁,一般晨间咳嗽较重,白天较轻,晚间有阵咳或排痰。这是因为气道受到炎症刺激,气道黏膜分泌增多,导致咳嗽反射。
2.咳痰情况: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如果合并感染,痰液可变为黏液脓性或黄色脓痰,痰量增多。这是因为气道炎症时,黏液腺和杯状细胞增生肥大,分泌亢进,加上纤毛运动减弱,痰液排出不畅,从而导致咳痰的改变。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表现可能类似,但儿童由于呼吸道更娇嫩,感染时咳痰可能相对更困难;老年患者可能咳痰力量较弱。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患者咳嗽、咳痰往往更严重,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长期刺激气道,加重气道炎症。有慢性肺部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慢阻肺病史,肺源性心脏病发生时咳嗽、咳痰症状会更易加重。
三、乏力、劳动耐力下降
1.原因分析:由于心肺功能受损,机体供氧不足,患者会感觉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比如原本能连续行走较长距离的人,患病后很快就只能走很短的距离就感觉疲劳不堪。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和肺的气体交换功能都受到影响,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和能量供应,所以导致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就有所衰退,肺源性心脏病导致的乏力等症状可能更明显;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量较前减少,玩耍后容易疲惫等。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如长期缺乏运动的人,患病后乏力等情况可能更突出。有基础心肺疾病病史的人群,肺源性心脏病发生时乏力等症状会更早出现且更严重。
四、心悸
部分患者可出现心悸,这是因为心脏功能受到影响,心脏节律可能发生改变,或者是由于缺氧等因素刺激心脏,导致患者自觉心跳异常。例如患者可能感觉到心跳加快、心慌等。在不同人群中,儿童心悸可能更难准确表述,往往表现为烦躁不安等;老年患者可能更易感知到心悸的不适。有基础心脏疾病史的患者,发生肺源性心脏病时心悸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更严重。
五、其他症状
1.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当病情进展到右心功能不全时,可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是因为胃肠道淤血,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还可出现下肢水肿,初期多在踝部及小腿,呈凹陷性水肿,下午明显,休息后可减轻,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这是由于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体液潴留引起水肿。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下肢水肿可能需要更仔细观察,比如穿着宽松衣物时发现下肢肿胀等;老年患者下肢水肿可能与其他老年病如下肢静脉回流不畅等有一定关联,但肺源性心脏病导致的水肿往往有其心肺功能受损的基础。生活方式中长期久坐等可能加重下肢水肿的情况,有慢性心肺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右心功能不全时消化道症状和水肿等表现会更典型。
2.缺氧表现:严重时患者可出现口唇、甲床发绀等缺氧表现,这是因为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导致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不同肤色人群发绀的表现可能在程度上有差异,但本质都是缺氧的体现。儿童患者发绀可能不太容易被发现,需要通过专业的检查来判断;老年患者发绀可能与其他慢性疾病导致的缺氧表现相混淆,需要结合心肺功能等检查来明确。有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缺氧表现可能更明显,因为吸烟会进一步损害肺功能,加重缺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