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有疼痛(下腰痛、下肢放射痛)、神经功能障碍(马尾神经受压症状、间歇性跛行)、脊柱畸形(腰椎前凸增加)等症状,诊疗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X线、CT、MRI)和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休息康复锻炼、物理治疗;手术治疗:有适应证时考虑,方式有减压术、复位融合术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一、腰椎滑脱的症状
1.疼痛
下腰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年轻患者的疼痛可能与峡部裂有关,多在劳累后出现,休息后缓解;而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患者疼痛往往与腰椎的退变、不稳定有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减轻。对于儿童患者,先天性腰椎滑脱导致的下腰痛可能与脊柱的发育异常相关,需要引起重视。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疼痛表现可能有差异,一般来说,女性可能在孕期或产后由于腰部负担变化而使疼痛加重。
下肢放射痛:当腰椎滑脱导致神经根受压时,可出现下肢放射痛,疼痛可沿神经根走行分布。例如,腰4-5椎间盘突出伴腰椎滑脱时,疼痛可放射至小腿外侧及足背;腰5-骶1椎间盘突出伴腰椎滑脱时,疼痛可放射至小腿后外侧及足底。
2.神经功能障碍
马尾神经受压症状:严重的腰椎滑脱可能压迫马尾神经,出现鞍区感觉减退、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症状,这种情况在成年患者中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后果较为严重。对于有腰椎滑脱的患者,尤其是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感觉异常等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时,需要及时评估神经受压情况。
间歇性跛行:部分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双下肢出现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才能继续行走。这是由于腰椎滑脱导致椎管狭窄,神经缺血缺氧引起的。
3.脊柱畸形
腰椎前凸增加:患者可出现腰椎生理前凸增加的表现,从外观上看腰部过度前凸。对于儿童患者,先天性腰椎滑脱可能导致脊柱畸形逐渐加重,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外观。不同年龄的患者脊柱畸形的进展速度和表现可能不同,青少年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脊柱畸形可能进展较快。
二、腰椎滑脱的诊疗方法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腰椎滑脱的基本方法,可以观察腰椎的序列、滑脱的程度等。通过正位、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可以明确腰椎滑脱的类型(如峡部裂型、退变性、先天性等)以及滑脱的角度和椎体间的相对位置。例如,侧位X线片上可测量滑脱率,即滑脱椎体相对于下位椎体的移位程度。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峡部裂的情况,对于判断是否存在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具有重要价值,还可以观察椎管内的情况,了解是否有神经根受压等。对于儿童患者,CT检查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导致的腰椎滑脱情况。
MRI检查:可以全面评估腰椎的软组织情况,如椎间盘、神经根、脊髓等。能清晰显示神经根受压的程度、脊髓的形态等,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不同年龄患者的MRI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患者的脊髓发育情况在MRI上可以清晰呈现,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
2.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休息与康复锻炼: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患者需要避免腰部过度劳累,注意休息。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核心肌群的锻炼(仰卧位屈膝抬臀、平板支撑等),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稳定腰椎,缓解症状。对于儿童患者,康复锻炼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脊柱损伤。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康复锻炼的强度和方式需要个体化调整,女性患者在孕期或产后康复锻炼需要更加谨慎。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按摩、牵引等。热敷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按摩需要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暴力按摩加重病情;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但对于有严重腰椎滑脱、椎管狭窄明显或有马尾神经受压症状的患者,牵引需要谨慎使用。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当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脊柱畸形加重、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出现下肢肌力明显下降、大小便失禁等马尾神经受压症状时,应及时手术解除压迫;对于儿童先天性腰椎滑脱导致脊柱畸形进行性加重的情况,也需要尽早手术干预,以防止影响生长发育。
手术方式:包括减压术、复位融合术等。减压术主要是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复位融合术是将滑脱的椎体复位并进行脊柱融合,以稳定脊柱。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滑脱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综合判断。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要更加精细,要充分考虑脊柱的生长发育潜力,选择对脊柱生长影响较小的手术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