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包括多种类型,如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般肺炎及支原体肺炎,二者在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上有不同特点。肺炎可由多种病原体致终末气道等炎症,症状多样,影像学有炎症浸润影,靠多方面综合诊断,依病因治疗并对症支持;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起病可急可缓,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等,影像学有特定表现,血清学等检查助诊,用大环内酯类等药治疗并对症;儿童、老年人、孕妇患肺炎或支原体肺炎各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需密切关注、遵儿童用药原则等,老年人易现并发症、用药需考虑肝肾功能等,孕妇用药谨慎。
一、定义与病因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等感染是常见原因,病毒如流感病毒等也可引发,不同年龄、健康状况的人群易患肺炎的病原体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可能更易受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易感染支原体肺炎,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易出现聚集性发病。
二、临床表现
肺炎:症状多样,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发热程度可因病原体不同和个体差异而异,可为低热至高热;咳嗽可为干咳或伴有咳痰,痰液性状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如细菌感染可能咳脓痰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不同年龄段患者表现可能有特点,儿童肺炎可能呼吸频率增快更明显等。
支原体肺炎:起病可急可缓,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有时较为剧烈,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体温可呈中等度热或高热,发热持续时间个体差异较大,有的患者还可能伴有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能以喘息、气促等为主要表现。
三、影像学表现
肺炎: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有炎症浸润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在影像学上有一定特征,比如细菌性肺炎可能表现为肺部大片实变影等,病毒性肺炎可能有间质性改变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影像学能辅助判断肺炎的部位、范围等情况。
支原体肺炎:胸部X线或CT检查常表现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有的可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等情况,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异性,有助于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相鉴别。
四、诊断方法
肺炎: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检测,还有病原体相关检查,如细菌培养、病毒抗原检测等,通过这些检查来明确病原体,从而确定是何种原因引起的肺炎。
支原体肺炎:除了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外,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的抗体,如IgM抗体等,若抗体呈阳性且有动态变化往往提示支原体感染,另外还可进行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五、治疗原则
肺炎: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药敏试验选择合适抗生素;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主要是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都需要进行对症处理,如退热、止咳化痰等,对于呼吸困难等情况需要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不同年龄患者在治疗药物选择和支持治疗方式上需考虑其生理特点,例如儿童用药需更加谨慎,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剂量等。
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常用药物,如阿奇霉素等,一般需要使用一定疗程,同时也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如止咳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儿童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等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相对成人更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在诊断时要准确判断病原体,治疗时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式,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对于支原体肺炎的儿童,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对胃肠道的影响,饮食上要给予易消化的食物等。
老年人:老年人患肺炎或支原体肺炎时,机体抵抗力较弱,病情可能更严重,易出现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在诊断时要全面检查,治疗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
孕妇:孕妇患肺炎或支原体肺炎时,用药需非常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发育。诊断时要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检查和诊断方法,治疗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及治疗措施,加强孕期监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