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是常见颈部疾病,睡眠姿势不当、颈部受寒、颈部肌肉劳损是常见病因,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等诊断,可通过保持正确睡眠姿势、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颈部劳损来预防。
一、落枕的定义
落枕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通常是指人在睡眠或睡醒后出现的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的情况,多因睡眠姿势不当、颈部受寒等原因引起,导致颈部肌肉痉挛、扭伤等。
二、常见病因
1.睡眠姿势不当
年龄方面: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因睡眠姿势不当引发落枕,儿童若睡眠时颈部扭曲,也易出现;成年人中,长期伏案工作者等因白天颈部劳累,睡眠时姿势稍有不适就易诱发。
性别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男女发生概率相近。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人群,颈部肌肉紧张度本就可能较高,睡眠时更易因姿势问题导致落枕。有不良睡姿习惯,如喜欢趴着睡、枕头过高或过低等人群,患落枕风险增加。
病史方面:有颈部既往损伤病史者,颈部肌肉、韧带等组织修复情况不佳,睡眠姿势稍有不适就易再次引发落枕。
2.颈部受寒
年龄方面:儿童体温调节能力较弱,睡眠时若颈部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更易因受寒导致颈部肌肉收缩,引发落枕;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颈部受寒后肌肉痉挛等情况更易发生。
性别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女性若穿低领衣物睡眠时颈部暴露,也易受寒引发落枕。
生活方式方面:冬季睡眠时空调温度过低、夏季风扇直吹颈部等情况,都会使颈部受寒,增加落枕风险。
3.颈部肌肉劳损
年龄方面:长期从事颈部频繁活动工作的中青年人易出现颈部肌肉劳损,进而增加落枕几率;老年人若有颈部肌肉退变情况,也可能因轻微刺激引发落枕。
性别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从事需要长期颈部固定姿势工作的男性和女性都可能患病。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低头玩手机、伏案工作等人群,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劳损,睡眠时颈部肌肉不能放松,易诱发落枕。
病史方面:有颈部肌肉劳损病史者,若未得到有效康复,再次睡眠时易复发落枕。
三、临床表现
1.颈部疼痛
疼痛程度: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只是轻微的颈部酸痛,重者疼痛较为剧烈,可放射至肩部、背部等部位。
年龄差异:儿童落枕时疼痛表现可能相对较敏感,哭闹等情况可能更明显;老年人落枕疼痛可能相对较顽固,恢复时间可能较长。
2.活动受限
颈部活动范围:颈部转动、前屈、后伸等活动明显受限,患者难以自如地转头、低头或仰头。
性别差异:无明显性别导致活动受限程度的差异,但女性若因落枕影响日常梳理头发等活动可能更感不便。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伏案工作者落枕后,因日常工作对颈部活动要求高,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
病史影响:有颈部疾病病史者,落枕后活动受限可能更严重,且恢复相对困难。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颈部肌肉的紧张度、有无压痛、颈部活动的范围等,通过触摸颈部肌肉判断是否有痉挛、条索状改变等情况。
年龄因素:儿童体格检查时需更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不适;老年人检查时要注意动作缓慢、温和,防止加重颈部损伤。
2.影像学检查
一般情况下落枕通过体格检查即可诊断,但有时为排除其他颈部疾病,可能会进行X线等影像学检查,查看颈部骨骼有无异常,如有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脱位等情况。
年龄差异:儿童进行影像学检查需考虑辐射影响,尽量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和剂量;老年人若有基础疾病,进行影像学检查需评估其身体耐受性。
五、预防措施
1.保持正确睡眠姿势
年龄方面:儿童睡眠时应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保持颈部自然生理曲度;成年人要注意枕头高度适中,一般以一拳高为宜,睡眠时尽量保持颈部与脊柱在一条直线上。
性别方面:无特殊性别要求,男女都应注意保持正确睡眠姿势。
生活方式方面:避免趴着睡,定期调整睡眠姿势,可左右侧卧位交替睡眠。
病史方面:有颈部疾病病史者,更要严格保持正确睡眠姿势,防止病情复发。
2.注意颈部保暖
年龄方面:儿童睡眠时要给颈部加盖合适的衣物或使用合适的颈套保暖;老年人夜间睡眠时可使用护颈用品,防止颈部受寒。
性别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女性冬季睡眠时尤其要注意颈部保暖,可佩戴围巾等。
生活方式方面:在寒冷环境中活动后,尽快通过增添衣物等方式保持颈部温暖,避免直接吹冷风。
3.避免颈部劳损
年龄方面:儿童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颈部姿势,如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等;老年人要避免过度劳累颈部,如避免长时间低头捡东西等。
性别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从事颈部频繁活动工作的人群无论男女都要注意劳逸结合。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伏案工作者要定时起身活动颈部,做颈部伸展运动,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