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患者需进行多方面护理,包括一般护理中合适体位及环境维护;疼痛护理采用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等非药物方法及合适药物镇痛;呼吸功能护理有呼吸训练和呼吸道管理;并发症预防护理要预防肺部感染和胸廓畸形;饮食护理保证营养摄入和充足饮水,不同年龄段患者护理有相应特点。
一、一般护理
1.体位护理
对于肋骨骨折患者,应采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这样有利于呼吸,减少胸廓的活动度,减轻疼痛。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柔韧性较好,体位调整需更加轻柔,避免加重损伤。老年人肋骨骨折时,也需注意体位舒适,同时要考虑其心肺功能情况,半卧位可降低肺部淤血风险。
需经常协助患者更换体位,一般每2小时左右翻身一次,防止局部长期受压导致压疮等并发症。翻身时要注意保持胸廓的稳定,避免骨折端移位。
2.环境护理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适宜的环境可使患者身心放松,有利于休息和康复。对于儿童患者,温馨的环境可缓解其紧张情绪;老年人对环境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合适的温度能使其感觉舒适,利于恢复。
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但要避免直接吹风,防止患者受凉感冒,因为咳嗽可能会加重肋骨骨折疼痛及导致骨折端移位。
二、疼痛护理
1.非药物镇痛方法
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沟通,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因为紧张焦虑可使疼痛阈值降低,加重疼痛感受。对于儿童患者,家长的陪伴和安抚很重要,医护人员可通过温和的态度和语言安抚患儿;老年人可能因对疾病预后担忧而焦虑,需耐心沟通,讲解康复过程,减轻其心理负担。
分散注意力:可指导患者采用听音乐、深呼吸等方法分散注意力。深呼吸训练可每天进行多次,每次深呼吸尽量缓慢、深沉,每次持续5~10分钟,通过深呼吸增加胸廓活动度,同时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儿童患者可采用讲故事等方式分散注意力;老年人可根据其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分散注意力方法。
2.药物镇痛
若疼痛较剧烈,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但需严格遵循用药原则。对于儿童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其神经系统发育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药物,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镇痛方式;老年人需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并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等。
三、呼吸功能护理
1.呼吸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训练。咳嗽时用双手固定患者胸廓,以减轻咳嗽引起的骨折处疼痛和防止骨折端移位。儿童患者咳嗽力量较弱,需协助其拍背,促进痰液排出;老年人咳嗽无力,更要加强拍背等措施,拍背时要注意力度,从下往上、从外向内轻拍背部。
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每日进行3~4次,每次10~15分钟。深呼吸可增加肺活量,预防肺部并发症,如肺不张等。对于不同年龄段患者,深呼吸的指导方式有所不同,儿童需在家长和医护人员协助下进行,老年人则要根据其身体状况逐步增加深呼吸的强度和时间。
2.呼吸道管理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如有异常及时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儿童患者雾化时要注意面罩的合适性,避免漏气影响效果;老年人雾化后要帮助其排痰。
四、并发症预防护理
1.肺部感染预防
除上述呼吸功能护理措施外,还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督促患者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预防肺部感染。儿童患者口腔护理要更加轻柔,可使用儿童专用口腔护理用品;老年人牙齿多有松动或缺失,口腔清洁更需重视,可适当增加口腔护理次数。
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2.胸廓畸形预防
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需密切观察胸廓形态,防止出现连枷胸等导致胸廓畸形的情况。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骨折部位,避免外力碰撞等,儿童患者活动较为活泼,需特别注意防护,防止骨折端再次受伤加重畸形风险;老年人活动相对减少,但也需注意避免胸廓受到不必要的外力。一旦发现胸廓有异常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五、饮食护理
1.营养摄入
给予患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钙质的饮食,以促进骨折愈合。蛋白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维生素可通过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如橙子、苹果等)补充;钙质可从牛奶、虾皮、豆制品等食物中获取。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需求更高,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支持骨折愈合和身体发育;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退,饮食需易消化,同时要确保足够的营养供应,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以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利于痰液排出。儿童患者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防止痰液黏稠;老年人饮水要适量,避免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