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是腰痛常见原因之一,由急性腰扭伤未恰当治疗、长期过度腰部运动及负荷、腰部姿势不良等致,有腰部疼痛、活动受限、肌肉痉挛等表现,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预防需保持良好姿势、加强腰部锻炼、避免腰部过度负荷、注意腰部保暖,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
病因
急性腰扭伤后未获适当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急性腰扭伤后,腰部肌肉、筋膜等组织受到损伤,如果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和正确、规范的治疗,损伤组织修复不充分,就容易形成慢性炎症,长期不愈发展为腰肌劳损。例如,一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在一次较重的腰部扭伤后,没有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就可能逐渐出现腰肌劳损的症状。
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运动及过度负荷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腰部肌肉、韧带等组织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弹性和耐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劳损。中老年人相对年轻人更容易发生腰肌劳损,就是因为年龄导致的组织退变。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坐位工作者,如办公室职员,长时间保持坐姿,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疲劳受损;长期站立工作者,如交警,腰部肌肉持续处于收缩状态,也容易发生劳损;长期弯腰工作者,如纺织工人、油漆工等,腰部肌肉承受的压力较大,同样易引发腰肌劳损。
职业因素:某些职业需要频繁弯腰、扭转腰部,如建筑工人在进行砌墙、搬运等工作时,腰部活动频繁且负荷大,易导致腰肌劳损。
腰部姿势不良:长期处于不良的腰部姿势,如睡觉时床垫过软或过硬导致腰部肌肉无法放松,久坐时弯腰驼背等,都会使腰部肌肉长期处于异常受力状态,引起肌肉、筋膜的慢性损伤。例如,一些人习惯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长时间的不良姿势会影响腰部肌肉的正常力学平衡,逐渐引发腰肌劳损。
临床表现
腰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酸痛,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可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例如,一些患者晨起时可能感觉腰部酸痛,稍作活动后有所缓解,但劳作过久后又会疼痛加剧。
腰部活动受限:腰部活动可稍有受限,但一般不严重,早晨起床时或久坐起立时腰部活动稍显不便,稍作活动后可改善,但活动过多又会加重不适。例如,患者弯腰、扭转腰部等动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经过适当活动后能部分恢复。
肌肉痉挛:腰部肌肉可出现痉挛,触摸时可感觉到紧张的条索状肌肉,尤其在劳累、受寒后更容易出现肌肉痉挛,导致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加重。
诊断
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腰部受伤史、工作性质、生活姿势等情况,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诱发因素等。比如患者是否有过急性腰扭伤史,从事的工作是否需要频繁腰部活动等。
症状与体征:根据患者的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以及医生进行腰部体格检查,如按压腰部是否有固定的压痛点等。一般腰肌劳损患者的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等。
影像学检查:一般X线检查多无明显异常,主要是为了排除腰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其他腰部疾病。有时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腰部组织情况,可能会进行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但腰肌劳损在这些影像学检查上通常没有特异性的阳性表现,主要是用于鉴别诊断其他腰部病变。
治疗与预防
治疗
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休息是缓解腰肌劳损症状的重要措施。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避免弯腰久坐等不良姿势过久。
物理治疗:可采用热敷、按摩、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例如,热敷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腰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按摩则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通过手法按摩放松腰部肌肉。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缓解疼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过,药物治疗一般作为辅助手段,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通过休息和物理治疗等可能就可缓解症状。
预防
保持良好姿势:无论是站立、坐位还是卧位,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站立时应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双脚与肩同宽;坐位时应保持腰部挺直,臀部靠满椅面,使腰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睡眠时应选择合适的床垫,一般以软硬适中的床垫为宜,使脊柱在睡眠时保持生理曲度。
加强腰部锻炼:适当进行腰部肌肉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飞燕等动作,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维持腰部的稳定性。但锻炼要循序渐进,如果有腰部损伤等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例如,五点支撑法是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几秒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小飞燕则是患者俯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形似飞燕,每次坚持数秒后放松,重复进行。
避免腰部过度负荷:在进行体力劳动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方法,避免腰部过度用力、过度弯曲或扭转等。例如,搬运重物时应蹲下用腿部力量起身,而不是直接弯腰搬起重物,以减少腰部的损伤风险。
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受寒、受潮,寒冷刺激可能会引起腰部肌肉痉挛,加重腰肌劳损症状。在寒冷季节或空调房间中,应注意腰部的保暖,可以佩戴腰围等。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腰肌劳损的发生和治疗预防中都有不同的特点。例如,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在预防时更要注重腰部肌肉的锻炼和保暖;女性在孕期和产后由于身体激素变化及腰部负担增加等原因,相对更容易发生腰肌劳损,需要特别注意腰部的保护;对于有腰部既往病史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更要严格注意腰部的保养,避免病情复发或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