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疗法、艾灸、中药外洗、生活调理等。
1.针灸疗法
选取合谷、复溜、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通过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增强机体固摄能力,减少异常出汗,一般每周进行2-3次,疗程需根据病情轻重而定。
2.艾灸
针对气虚、阳虚型多汗症,可艾灸关元、气海、肾俞等穴位,借助艾火的温热作用温补肾阳、益气固表,改善因阳气不足导致的自汗、盗汗,每次艾灸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3.中药外洗
用明矾、苦参、地肤子等具有收敛止汗功效的中药煎水,浸泡或擦拭容易出汗的部位,如手足、腋窝等,通过中药成分作用于皮肤,减少汗液分泌,缓解局部多汗症状。
4.生活调理
中医强调饮食辅助治疗,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厚味食物,减少湿热内生;同时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防止情志失调加重多汗,辅助提升治疗效果。
若采用中医治疗一段时间后多汗症状无明显改善,或伴随心慌、乏力、体重下降、局部皮肤感染等异常,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