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型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进行病史采集,询问既往胆道疾病史及此次发病诱因;观察症状,包括腹痛等;体格检查关注腹部及其他体征;实验室检查有血清淀粉酶等、血常规、肝功能等;影像学检查有腹部超声、CT检查、MRCP等,以明确病情及病因。
症状观察
胆汁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常见症状有腹痛,多为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可向腰背部放射;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症状不典型,需更细致观察。
体格检查
1.腹部体征: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严重时可出现腹胀等表现。不同体型患者腹部体征表现可能因脂肪厚度等有所不同。
2.其他体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等,与胆道梗阻相关。
实验室检查
1.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脂肪酶升高时间稍晚但持续时间较长。但要注意,某些情况如肾功能不全等可能影响其结果判断,不同年龄患者由于生理特点不同,指标正常范围可能有差异。
2.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3.肝功能:可能出现胆红素、转氨酶等升高,与胆道累及相关。
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可发现胆道结石、胆道扩张等胆道病变,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胆道梗阻情况,对儿童等不适合进行有辐射检查的患者可作为首选筛查手段。
2.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明确胰腺炎症程度、范围等,还可发现胆道病变,对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患者CT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等问题。
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能清晰显示胆道系统情况,对于胆道微小结石等病变显示更清晰,对诊断胆汁型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