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患病毒性肝炎的原因包括自身免疫力变化致抵抗力下降易被病毒侵袭、经消化道、母婴传播相关病毒及其他途径接触感染、孕期肝脏负担加重致应对侵害能力下降。
一、自身免疫力变化因素
孕妇在孕期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发生变化,整体处于相对免疫抑制状态,这使得孕妇对肝炎病毒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而患病毒性肝炎。例如,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细胞能够较好地识别和清除病毒,但孕期这种免疫平衡的改变,让病毒有了可乘之机。
二、病毒感染途径因素
1.经消化道感染:孕妇如果食用了被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就可能通过消化道感染肝炎病毒。比如,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未洗净的蔬菜水果等,孕妇摄入后就容易引发甲型病毒性肝炎。
2.母婴传播相关病毒感染:对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而言,孕妇可能在孕期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胎儿的同时自身发病。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分娩过程等母婴传播环节,若孕妇本身携带乙肝病毒,就有较大几率将病毒传给胎儿,同时自身也可能因为病毒的复制等引发肝炎发作;丙型肝炎病毒同样存在母婴传播的可能性,孕妇感染后也易患丙型病毒性肝炎。
3.其他途径接触感染:孕妇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肝炎患者使用过的未经严格消毒的物品等,也有可能感染病毒引发肝炎。例如,接触了乙肝患者用过的剃须刀等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若物品上有病毒且孕妇皮肤有细微破损,就可能感染乙肝病毒而患肝炎。
三、肝脏负担加重因素
孕妇在孕期身体代谢负担加重,肝脏需要参与多种物质的代谢等功能,相对来说肝脏的负担比非孕期明显加重。正常肝脏有一定的代偿能力,但当遇到病毒侵袭等情况时,原本负担就重的肝脏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引发病毒性肝炎。比如,孕期孕妇的营养物质代谢、激素代谢等都需要肝脏参与,额外的负担使得肝脏应对病毒等侵害的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