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阴道炎主要由假丝酵母菌引起,常见原因包括阴道内环境改变(女性生理因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尿病患者)和外部感染途径(接触被污染物品、性生活传播),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关事项以降低发病风险。
阴道内环境改变
女性生理因素:女性阴道内本身存在一定的微生态环境,正常情况下,阴道内的乳酸杆菌可以保持阴道的酸性环境(pH值通常在3.8-4.4之间),这种酸性环境不利于假丝酵母菌的大量生长繁殖。但在一些生理情况下,如妊娠期间,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使阴道黏膜充血、渗出增加,糖原含量升高,为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外,月经前后阴道局部的pH值发生变化,也可能破坏阴道的微生态平衡,使得假丝酵母菌容易滋生。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会抑制阴道内乳酸杆菌的生长,破坏阴道的正常菌群平衡,从而导致假丝酵母菌过度增殖。例如,一些女性因治疗其他细菌感染性疾病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就可能引发真菌性阴道炎。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阴道pH值改变,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的生长繁殖。而且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也增加了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风险。
外部感染途径
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与假丝酵母菌感染者共用毛巾、浴盆、坐便器等物品,可能会间接接触到假丝酵母菌而被感染。例如,健康女性使用了被假丝酵母菌污染的毛巾擦拭外阴,就有可能引发感染。
性生活传播:虽然真菌性阴道炎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性传播疾病,但在少数情况下,男性携带假丝酵母菌可以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女性。不过,男性感染假丝酵母菌后通常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由于其生理变化的特殊性,更易发生真菌性阴道炎,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穿着宽松透气的内裤,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糖尿病患者则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降低真菌性阴道炎的发生风险;对于有过不洁接触史的女性,要密切关注自身外阴阴道的症状,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