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疣状癌是少见皮肤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长期受摩擦部位,局部有缓慢生长肿块、表面有角质厚痂、边界相对清楚等表现,还会有局部疼痛、功能障碍等,早期全身情况良好,晚期有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儿童及老年人患时需特殊关注。
局部皮肤表现
缓慢生长的肿块:通常起病隐匿,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肿块,生长速度相对缓慢,数周、数月甚至数年逐渐增大。好发于口腔、唇、牙龈、女阴、阴茎、肛门等处,以口腔最为常见,口腔部位的疣状癌常发生于牙龈、牙槽黏膜等长期受牙齿、义齿摩擦的部位,初始可为一个无痛性、外生性的斑块或结节,表面呈乳头状或疣状,质地较硬,随着病情进展,肿块不断增大,可形成菜花样肿物。
表面特征:肿瘤表面通常有角质性厚痂,去除厚痂后可见其下方是颗粒状或乳头状的肉芽组织,易出血,但出血一般量不多。例如口腔内的疣状癌,去除表面痂皮后可见内部有颗粒样组织,触之易出血。
边界情况:边界一般相对清楚,与周围正常组织有一定界限,但肿瘤可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不过浸润速度较其他一些高度恶性肿瘤相对缓慢。
局部症状与功能影响
疼痛:一般早期疼痛不明显,随着肿瘤增大,侵犯周围组织或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疼痛,疼痛程度因个体差异和肿瘤侵犯情况而异。例如肿瘤侵犯神经或周围组织时,可引起较明显的疼痛,影响患者进食(发生在口腔时)或正常的生理功能。
功能障碍:发生在特殊部位可导致功能障碍,如发生在阴茎部位的疣状癌,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影响排尿、性交等功能;发生在肛门部位的疣状癌可影响排便功能等。
全身表现:早期一般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全身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肿瘤消耗等因素可导致患者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但相对其他晚期恶性肿瘤,全身症状出现较晚。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发生皮肤疣状癌极为罕见,若儿童出现类似上述皮肤异常表现,需高度重视,因为儿童皮肤相对娇嫩,任何异常的皮肤肿块都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而老年人发生皮肤疣状癌时,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更谨慎评估其身体耐受性等情况,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基础疾病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