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因免疫系统受损易受念珠菌感染,其常见表现有口腔、外阴阴道、食管念珠菌病等,诊断可通过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查,治疗用抗真菌药物,预防需提高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等。
念珠菌感染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常见表现
口腔念珠菌病: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念珠菌感染类型之一,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膜状物,可擦拭掉,下方为充血的黏膜,患者可能会有疼痛、口干等症状。研究表明,约有30%-50%的艾滋病患者会出现口腔念珠菌病。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女性艾滋病患者较为常见,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白带呈豆腐渣样。这是因为艾滋病导致阴道局部免疫功能下降,念珠菌易于滋生繁殖。
食管念珠菌病: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进食,进而导致营养不良,这对于艾滋病患者本就脆弱的身体状况是雪上加霜。
念珠菌感染的诊断方法
微生物学检查:对于口腔念珠菌病,可以取口腔病变部位的分泌物进行涂片镜检,若发现假菌丝或芽孢可初步诊断;对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取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或培养念珠菌;食管念珠菌病则可通过食管镜检查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及真菌培养。
免疫学检查:检测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如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这也有助于念珠菌感染的辅助诊断,因为免疫功能低下是念珠菌感染的重要诱因。
念珠菌感染的治疗及预防
治疗:对于念珠菌感染,常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氟康唑等。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药物,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与艾滋病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
预防:对于艾滋病患者,要注重提高机体免疫力,包括合理的营养支持、适当的运动等。对于有念珠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外阴等部位的清洁。对于女性艾滋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外阴阴道的清洁护理,避免念珠菌的滋生。在生活方式上,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影响念珠菌感染的发生与发展。对于儿童艾滋病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在预防念珠菌感染时要更加注重日常护理,如保持皮肤黏膜清洁,避免接触念珠菌污染的物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