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常见胃传染性疾病,通过口-口、粪-口传播,对不同人群影响不同,儿童感染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后续发病风险高;成年人可致消化不良等,是胃癌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易现消化不良、贫血,影响基础病治疗康复,预防要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传播途径方面
口-口传播:比如共用餐具、水杯等,在家庭聚餐时,如果有感染者,其唾液等会污染餐具,健康人使用后可能被感染;另外,接吻也可能传播幽门螺杆菌,因为唾液中可含有幽门螺杆菌。
粪-口传播:幽门螺杆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污染了水源或食物,健康人摄入后就会被感染。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特点
儿童: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表现。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而且儿童时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续发生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的风险相对更高。比如一些研究发现,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有部分会逐渐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变。
成年人:成年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部分人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不适、饱胀、隐痛等,也有部分人没有任何症状。如果不进行治疗,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可能会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发生,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引发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老年人:老年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贫血等情况,而且由于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感染后病情可能更容易加重,并且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影响基础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例如,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时,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通过炎症反应等机制,对心血管疾病的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预防措施相关
注意饮食卫生:对于儿童来说,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不吃生冷食物,水果要洗净去皮等;成年人也应做到饮食规律,尽量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共用餐具造成幽门螺杆菌传播。对于老年人,在饮食上要更加注重卫生,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同时注意餐具的清洁消毒。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防止病从口入。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减少通过手接触幽门螺杆菌然后摄入体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