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可引发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多发生于全结肠溃疡患者,由低钾、钡剂灌肠等诱发,表现为病情恶化、毒血症等,发病与结肠病变累及肌层等有关,不同年龄及生活方式等有影响;结肠穿孔易在中毒性巨结肠基础上发生,表现为剧烈腹痛等腹膜炎体征,与结肠扩张肠壁张力高有关,不同年龄及生活方式等有影响;大出血因病变累及血管致大量便血等,与病变部位血管受侵蚀有关,不同年龄及生活方式等有影响。
发病机制相关因素:可能与结肠病变广泛且严重,累及肌层与肠肌神经丛,导致肠壁张力减退,结肠蠕动消失,肠内容物与气体大量积聚,从而使结肠急剧扩张有关。年龄方面,任何年龄段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都有可能发生,但青少年和中老年患者在疾病进程和耐受性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青少年身体机能相对更具活力,但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中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会影响对中毒性巨结肠的应对能力。生活方式上,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等可能会加重肠道炎症,增加中毒性巨结肠的发生风险。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中毒性巨结肠的概率相对更高。
结肠穿孔
定义与表现:在中毒性巨结肠的基础上容易发生结肠穿孔,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相关因素:结肠扩张到一定程度,肠壁张力极度增高,就可能发生穿孔。年龄因素上,不同年龄段患者发生穿孔后的手术耐受等情况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衰退,术后恢复相对较慢。生活方式中,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影响肠道血运,增加结肠穿孔的风险。对于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的患者,若病情控制不理想,肠道炎症持续进展,结肠穿孔的可能性增大。
大出血
定义与表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变累及血管时可导致大出血,表现为大量便血,可伴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相关因素:病变部位的血管受到炎症侵蚀,容易破裂出血。年龄方面,儿童患者发生大出血时,由于其血容量相对较少,休克发生可能更为迅速;老年患者可能因凝血功能等方面的变化,出血后止血相对困难。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等可能导致肠道血管压力变化,诱发大出血。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且炎症累及血管较严重的患者,发生大出血的风险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