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形成与门静脉压力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液生成过多、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有关,门静脉压力超30cmHO致组织液漏入腹腔,肝功能受损使白蛋白合成少致胶体渗透压降低,肝静脉回流受阻使淋巴液生成超引流能力,肝硬化合并腹水时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肾排钠排尿量减少,不同年龄段因不同病因致肝相关功能异常增加肝腹水风险。
一、门静脉压力增高
正常情况下,门静脉压力约为13-24cmHO,当门静脉压力超过30cmHO时,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是形成肝腹水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会导致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致使肝内血管扭曲、受压、闭塞,进而引起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门静脉压力升高。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肝硬化的病因可能不同,如儿童可能因先天性胆道畸形等导致肝硬化进而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而成年人则多因病毒性肝炎、长期酗酒等原因。
二、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场所,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白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分容易漏出到腹腔形成腹水。一般来说,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30g/L时,就容易出现腹水相关表现。例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肝脏功能受损,会影响白蛋白的合成。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酗酒的人群,酒精对肝脏的持续损害会影响白蛋白合成,增加肝腹水发生风险。
三、淋巴液生成过多
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血将自肝窦壁渗透至窦旁间隙,致肝淋巴液生成增多,每日可达7-11L(正常为1-3L),超过胸导管引流的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从而形成腹水。各种导致肝静脉回流受阻的因素,如肝静脉血栓形成等,都可能引发这种情况。对于有基础肝脏疾病的人群,如患有肝癌的患者,肿瘤可能压迫肝静脉等血管,导致淋巴液生成过多。
四、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肝硬化合并腹水时,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排钠和排尿量减少,进一步促进腹水的形成。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有效循环血容量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因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而诱发肝腹水。同时,患有肝脏疾病的老年人,肝脏功能本身较差,上述因素相互作用,使肝腹水发生的可能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