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危及母儿生命的严重疾病,首发症状常为消化系统症状,1-2周后出现进行性加重黄疸,有凝血功能障碍相关表现,严重时出现肝性脑病表现,还可有血压升高等其他表现,病情进展迅速,对母儿危害大,孕妇应按时产检,高危孕妇加强监测。
消化系统症状:常为首发症状,多数患者起病初期出现恶心、呕吐,随后可伴有上腹部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了消化酶的分泌及代谢功能,导致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例如,肝脏合成胆汁的能力下降,会影响脂肪的消化,从而出现恶心、呕吐等表现。
黄疸:患者多在起病1-2周后出现黄疸,且进行性加重。随着病情发展,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皮肤、巩膜逐渐黄染。这是由于肝细胞受损,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障碍,使得胆红素在体内蓄积而引起黄疸。不同患者黄疸出现的时间和进展速度可能有所差异,与肝脏受损的程度相关。
凝血功能障碍相关表现:可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等。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场所,AFLP患者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从而引起凝血功能异常。例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这些表现提示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的出血风险,需要密切关注。
肝性脑病表现: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肝性脑病表现。这是因为肝脏解毒功能下降,体内毒素不能及时代谢清除,毒素积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在妊娠晚期发生AFLP时,由于肝脏功能急剧恶化,毒素对大脑的毒性作用更为明显,从而引发神经系统症状。
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等,这可能与肾脏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等有关。另外,患者还可能伴有低血糖表现,如头晕、心慌、出冷汗等,这是由于肝脏糖原合成和储备功能障碍,不能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对于孕妇而言,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高度警惕,及时就医,因为该病对母儿的危害极大,可能导致孕妇多器官功能衰竭,胎儿也易出现宫内窘迫、早产、死胎等不良结局。在孕期,孕妇应按时进行产检,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尤其是出现消化系统不适、黄疸等异常情况时,要尽早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妊娠等情况的孕妇),更要加强监测,降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生风险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