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源性胸痛由食管疾病引起,疼痛性质为胸骨后烧灼感、闷痛等多样,发作与进食相关或无规律,常伴反流、吞咽困难及恶心呕吐等症状,若伴大汗、呼吸困难需警惕合并其他严重疾病。
疼痛性质
典型表现为胸骨后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烧灼感、闷痛、刺痛或压榨样痛等。例如,胃食管反流病导致的食管源性胸痛,部分患者会感觉胸骨后有类似烧心的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会向颈部、肩部、背部放射,疼痛发作时间不定,可在进食后不久出现,也可在空腹时发生。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疼痛感受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成年人对疼痛的描述相对清晰,但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通过哭闹等方式提示胸部不适。
疼痛发作特点
与进食相关:部分患者的胸痛发作与进食有明确关系。比如,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如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进食时可能会出现胸骨后梗阻感及疼痛,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都可能诱发,且进食后症状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患者,进食过多、过快或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后,更容易诱发食管源性胸痛。
发作时间无规律性:食管源性胸痛的发作时间不固定,可在白天或夜间发作。夜间发作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对于老年患者,夜间发作的胸痛需要尤其警惕,因为可能会掩盖一些严重的病情,且老年人对疼痛的耐受和感知可能与年轻人不同,需要更细致的观察。
伴随症状
反流相关症状:常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最为常见。反酸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咽部或口腔,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多在餐后一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对于儿童患者,反流相关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了胸痛外,可能表现为拒食、呕吐等,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进食和精神状态。
吞咽困难:某些食管疾病会导致吞咽困难,如食管狭窄,患者在吞咽食物时会感觉食物通过受阻,开始可能是固体食物吞咽困难,随着病情进展,液体食物也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对于有食管异物吞食史或食管炎症反复发作病史的人群,出现吞咽困难合并胸痛时,要高度怀疑食管源性胸痛相关疾病。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如果胸痛同时伴有大汗、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警惕是否合并有心血管等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或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要及时鉴别是食管源性胸痛还是心血管疾病导致的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