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产后出血处理包括评估与监测,要详细询问病史、观察生命体征等并检查子宫阴道;止血措施有药物治疗用缩宫素等、宫腔填塞及手术治疗如清宫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切除术;需预防感染,选择合适抗生素;还要支持治疗,纠正贫血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不同年龄患者有相应特殊考虑。
一、评估与监测
1.一般情况评估: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分娩方式、胎盘胎膜娩出情况、产后阴道出血时间、量等。对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需考虑其特殊情况,如育龄女性可能更关注再次妊娠影响,老年女性可能有基础疾病等。观察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评估患者贫血程度及休克表现,通过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判断失血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对失血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及老年人耐受能力相对较弱。
2.子宫及阴道检查:进行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大小、质地、有无压痛,宫颈及阴道有无裂伤、血肿等情况,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
二、止血措施
1.药物治疗: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如缩宫素等,通过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达到止血目的。缩宫素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但需注意其可能的不良反应及适用人群禁忌。
2.宫腔填塞:对于子宫收缩乏力等原因引起的出血,可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或球囊填塞的方法,通过机械压迫起到止血作用。操作时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引起感染等并发症。
3.手术治疗
清宫术:若考虑胎盘、胎膜残留导致的晚期产后出血,可行清宫术。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操作时需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尤其是有多次宫腔操作史或子宫畸形的患者。
子宫动脉栓塞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产后出血,通过栓塞子宫动脉达到止血目的,保留子宫的可能性较大。
子宫切除术:对于经积极保守治疗无效、出血危及生命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考虑行子宫切除术,需充分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及手术风险。
三、预防感染
晚期产后出血患者易发生感染,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及疗程,注意不同年龄患者抗生素的选择差异,如儿童需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等的抗生素。
四、支持治疗
1.纠正贫血:根据患者贫血程度补充红细胞、血红蛋白等,如输注浓缩红细胞等,注意输血指征及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监测。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出入量情况,补充足够的液体及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尤其要关注老年患者及儿童的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