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腹痛,部位不定,下腹和左下腹多见,排便后多缓解;排便习惯改变有腹泻型,大便次数增多、糊状或稀水样,受多种因素影响,还有便秘型,排便困难、次数少,也受不同因素影响;此外还有腹胀、消化不良等其他消化道症状,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差异,不良生活方式等会影响症状。
一、腹痛
特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出现腹痛症状,疼痛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较为多见。疼痛性质多样,可为胀痛、刺痛等。
与排便的关系:多数患者的腹痛会在排便后缓解。例如,部分患者可能在进食后出现腹痛,随着排便的进行,腹痛逐渐减轻。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腹痛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更难以准确描述腹痛的部位和性质,但也会表现出哭闹、腹部不适等情况;成年患者相对能更清晰地表达腹痛的特点。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肠道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腹痛的发作情况;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等,可能会使腹痛症状更易出现或加重。
二、排便习惯改变
腹泻型:
表现:大便次数增多,一般每日可达3-5次及以上,粪便多为糊状或稀水样,含有未消化的食物。例如,患者可能原本每天排便1次,突然变为每天排便3-4次,且大便不成形。
影响因素:年龄较小的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能与饮食中摄入过多生冷食物等有关;成年女性在精神紧张时,如面临考试、工作压力大等情况,可能会诱发腹泻症状加重;有肠道感染病史的患者,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也容易出现腹泻型的排便习惯改变。
便秘型:
表现: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3次。有的患者可能数天才能排便一次,粪便如羊粪状。
影响因素:老年人由于胃肠蠕动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女性患者在孕期由于子宫增大压迫肠道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便秘情况;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肠道蠕动减慢,也易发生便秘型排便习惯改变。
三、其他消化道症状
腹胀:患者常感觉腹部胀满不适,尤其是在进食后更为明显。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嗳气、恶心等症状。儿童腹胀可能会影响食欲,导致进食量减少;老年患者腹胀可能会加重其身体的不适感,影响生活质量。
消化不良: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饱胀、早饱等,食物的消化吸收受到一定影响。不同年龄患者消化不良的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出现厌食、呕吐等情况;成年患者可能更多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的不适感觉。有不良饮食习惯的患者,如暴饮暴食、偏好油腻辛辣食物等,会加重消化不良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