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关注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症状评估(腹痛及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实验室检查(血生化、粪便检查)、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CT、MRCP)及胰功能检查(直接、间接)。
生活方式信息: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酒史,长期大量饮酒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诱因之一,要了解饮酒的年限、酒精摄入量等;还要询问患者的吸烟史,吸烟也可能对胰腺有不良影响;同时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是否有高脂饮食等情况。
病史情况: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急性胰腺炎发作史,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是发展为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否有胆道疾病史,如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疾病可引起胰管梗阻,导致慢性胰腺炎。
症状评估
慢性胰腺炎患者可能出现腹痛,多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向腰背部放射;还可能有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表现,如食欲不振、脂肪泻、体重减轻等;以及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的表现,如糖尿病相关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
实验室检查
血生化检查:血清淀粉酶在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可能升高,但多数患者在缓解期正常或轻度升高;血清脂肪酶也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指标,慢性胰腺炎时其变化与淀粉酶类似;还可检测血糖,了解是否存在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导致的血糖异常;检测血钙,部分慢性胰腺炎患者可能出现低血钙。
粪便检查:粪便外观可呈灰白色、油腻状,粪便中的脂肪含量增多,通过粪便脂肪定量检测等可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若粪便脂肪排泄增多提示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发现胰腺实质回声不均匀、胰管扩张、胰管结石或胰腺假性囊肿等改变,但对于胰腺实质的细微病变显示可能不够清晰。
CT检查:是诊断慢性胰腺炎较重要的影像学手段,能清晰显示胰腺的形态、大小、胰管情况等,可发现胰腺钙化、胰管结石、胰腺假性囊肿等,还能评估胰腺实质的密度改变等。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胰胆管系统显示效果较好,能清晰显示胰管的形态、走行、扩张或狭窄情况等,有助于诊断慢性胰腺炎并明确胰管病变。
胰功能检查
直接胰功能检查:如促胰液素-缩胆囊素试验,通过静脉注射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刺激胰腺分泌胰液,然后分析胰液的量、碳酸氢盐浓度和酶的含量等,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但该检查为侵入性检查,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间接胰功能检查:常用的有Lundh试验、粪弹性蛋白酶测定等。粪弹性蛋白酶测定简便易行,若粪弹性蛋白酶含量降低提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