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源性胸痛是由食管疾病引起的胸痛,其症状多样,疼痛性质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的烧灼样、刺痛等多种,程度不一;发作与进食相关,时间不定;常伴反流相关症状、吞咽困难,部分有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
疼痛性质:
典型表现为胸骨后或剑突下的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痛、刺痛、隐痛、胀痛等。例如,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食管源性胸痛常表现为烧灼样痛,疼痛可向胸骨后、颈部、肩部等部位放射,部分患者疼痛类似心绞痛。有研究显示,约半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会出现食管源性胸痛,其疼痛特点与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有关。
疼痛程度不一:可轻可重,轻者可能仅感到胸部不适,重者疼痛较为剧烈,甚至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痛觉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疼痛程度的判断需结合其他伴随症状综合考虑;而儿童患者食管源性胸痛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也需仔细评估疼痛程度及相关表现。
疼痛发作特点:
与进食相关:部分患者的胸痛与进食有明显关系。比如,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如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进食时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同时伴有胸骨后疼痛,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诱发;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在进食后尤其是饱食、弯腰、平卧等情况下,由于胃酸反流刺激食管而诱发胸痛,一般在进食后1小时左右出现较为常见。
发作时间不定:可以在白天或夜间发作。夜间发作较为常见,这可能与患者平卧时胃酸更容易反流有关,夜间睡眠中被胸痛惊醒的情况并不少见。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发作时间特点可能略有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在夜间睡眠时因反流引起胸痛而醒来,而儿童患者食管源性胸痛发作时间相对不固定,但也多与进食或体位变化相关。
伴随症状:
反流相关症状:多数食管源性胸痛患者伴有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如反酸、烧心。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酸性物质;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例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约80%-90%会出现烧心和反酸症状,这些症状与胸痛可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
吞咽困难:某些食管疾病引起的食管源性胸痛常伴有吞咽困难,如食管狭窄患者,由于食管管腔变窄,食物通过受阻,除了吞咽时感到困难外,还可能伴有胸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胀痛。不同病因导致的吞咽困难程度和伴随胸痛的特点有所不同,对于老年患者,需警惕食管恶性肿瘤导致的吞咽困难和胸痛,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儿童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伴胸痛时,要考虑先天性食管疾病等可能。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这是因为反流物刺激咽喉部或吸入气道引起,称为食管-支气管综合征。例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因反流物刺激气道导致咳嗽、喘息,此时胸痛可能与呼吸道症状同时存在或单独出现。对于有哮喘病史的患者,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需考虑食管源性胸痛导致反流物刺激气道诱发哮喘发作的可能,要仔细鉴别胸痛与哮喘发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