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相关口腔表现(如鹅口疮、口腔毛状白斑、口腔Kaposi肉瘤等)与单纯鹅口疮在病变部位与表现、病因机制、诊断依据及特殊人群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艾滋病相关鹅口疮由HIV感染致免疫低下引发,需通过HIV检测等综合诊断;单纯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繁殖引起,通过口腔局部检查等诊断,不同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等)患鹅口疮时需结合各自情况排查或处理艾滋病相关情况。
鹅口疮单独表现:单纯的鹅口疮主要就是口腔黏膜出现上述白色斑膜等典型的念珠菌感染表现,一般没有艾滋病相关的其他系统表现,如机会性感染导致的发热、腹泻、体重下降等情况。
病因机制
艾滋病相关病因: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HIV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当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时,就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包括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鹅口疮,同时也会引发其他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病变。
鹅口疮单独病因:单纯鹅口疮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在口腔内大量繁殖引起,常见于婴幼儿、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人群、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等,但没有HIV感染导致的免疫系统全面受损的情况。
诊断依据
艾滋病相关检查:要诊断艾滋病相关的鹅口疮,需要进行HIV抗体检测、HIV核酸检测等。HIV抗体初筛阳性后需进一步做确证试验来明确是否感染HIV,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情况综合判断。例如,HIV感染者如果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同时出现口腔鹅口疮等机会性感染表现,就高度提示与艾滋病相关。
鹅口疮单独诊断:单纯鹅口疮的诊断主要通过口腔局部检查,医生观察到口腔黏膜的白色斑膜表现,一般通过病史询问,比如是否有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等情况,再结合实验室检查,如刮取斑膜做真菌涂片检查,可发现白色念珠菌菌丝或孢子,即可确诊单纯鹅口疮,没有HIV感染相关的免疫学异常等表现。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患鹅口疮相对常见,若儿童出现口腔白色斑膜,同时家长怀疑有艾滋病接触史等情况,需及时进行HIV相关检测排查艾滋病。对于儿童艾滋病相关鹅口疮,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病情发展可能较快,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诊断和治疗相关机会性感染,同时密切监测免疫功能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患鹅口疮,若老年人出现鹅口疮且有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要考虑是否有潜在的免疫缺陷性疾病,包括艾滋病的可能,需要进行HIV检测等相关检查来明确。老年人患艾滋病相关鹅口疮时,治疗上要综合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因为老年人药物代谢能力下降等。
孕妇:孕妇若患鹅口疮,同时有高危行为等情况,要排查艾滋病。孕妇感染艾滋病后可能通过母婴传播将病毒传给胎儿,所以对于孕妇鹅口疮的诊断要更加严谨,及时进行HIV检测,若确诊艾滋病相关鹅口疮,需要在孕期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