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典型症状有烧心(餐后1小时出现,与体位有关)和反流(餐后明显,含酸味或酸水);非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可放射,易误诊为心绞痛)和吞咽困难(初期间歇性,后期持续性加重);并发症相关表现有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等)和食管狭窄(渐进性吞咽困难),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特殊人群需注意观察和及时就医。
典型症状:
烧心:是最常见的症状,多在餐后1小时出现,与体位有关,平卧、弯腰或腹压增高时易发生,部分患者可在夜间入睡时发作。这是由于酸性胃内容物刺激食管黏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所致。例如,一位中年男性患者,晚餐后不久平卧休息,随后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持续约半小时。
反流:指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觉,含酸味或仅为酸水时称反酸。反流症状多在餐后明显,尤其在饱食后更容易发生。比如,一位老年女性患者,进食较多食物后,常感觉有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伴有酸味。
非典型症状:
胸痛:疼痛可发生在胸骨后,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痛、刺痛等,有时可放射至心前区、肩部、颈部、耳后等部位,易被误诊为心绞痛。这是因为食管痉挛或食管黏膜的痛觉神经受刺激所致。例如,一位4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反复出现胸骨后疼痛,疼痛放射至肩部,曾多次因疑似心绞痛就诊,后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
吞咽困难:部分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初期可因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吞咽困难,后期则可因食管瘢痕形成狭窄,吞咽困难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这种情况在一些病程较长的患者中较为常见,比如一位患病数年的患者,逐渐出现进食固体食物时吞咽不畅,需缓慢进食才能咽下。
并发症相关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炎严重时可导致食管黏膜糜烂及溃疡,引起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少者可仅有大便潜血阳性,出血量较多时则可出现呕血,严重时可导致贫血等。例如,有患者因反流性食管炎出现黑便,经检查发现血红蛋白降低,提示有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狭窄:慢性反流性食管炎可导致食管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引起瘢痕性狭窄,主要表现为渐进性吞咽困难,开始时进固体食物困难,随后进半流质食物甚至流质食物也困难。比如一些病程较长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逐渐发展为只能进食流质食物。
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差异。比如儿童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可能不典型,常表现为拒食、哭闹不安等;老年患者的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烧心、反流等症状可能不如中青年明显;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肥胖的人群,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症状可能更明显;有食管裂孔疝病史的患者,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风险增加,症状也可能更突出。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家长需密切观察其进食情况及精神状态,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老年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