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健康管理需从多方面入手,营养管理中母乳喂养是理想选择,无法母乳喂养则选早产奶粉并持续至矫正月龄40周左右;要定期监测体重身高并依生长曲线评估;提供舒适居住环境减少感染风险;适当进行被动操和俯卧位训练促进生长。
一、营养管理是关键
1.母乳喂养:对于早产儿,母乳是理想的食物,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免疫活性物质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在追赶生长方面具有优势,母乳中的营养物质更易于早产儿消化吸收,能够为其生长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母乳中的某些成分还可以促进早产儿肠道发育,提高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有助于身高和体重的追赶。
2.早产奶粉:如果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应选择适合早产儿的早产奶粉。早产奶粉是专门为早产儿设计的配方奶粉,其营养成分更接近母乳,能够满足早产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早产奶粉中通常含有更高含量的蛋白质、能量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以保证早产儿获得足够的营养来进行追赶生长。一般来说,早产奶粉需要持续喂养至矫正月龄达到40周左右,但具体还需根据早产儿的个体情况,如体重增长情况、消化耐受情况等由医生来决定。
二、关注生长监测
1.定期测量体重和身高:家长需要定期为早产儿测量体重和身高,并记录下来。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早产儿的生长情况,判断追赶生长是否顺利。一般建议在出院后1-2周内开始监测,之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测量。例如,在矫正月龄1个月、2个月、3个月等阶段都要进行体重和身高的测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喂养等干预措施。
2.根据生长曲线评估:可以参考儿童生长曲线来评估早产儿的生长情况。将早产儿的体重和身高数据与相应的生长曲线进行对比,如果发现体重或身高的增长速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能需要及时调整营养等干预措施。不同胎龄的早产儿有其对应的生长曲线标准,医生会根据早产儿的胎龄等情况来准确判断其生长是否在正常的追赶轨道上。
三、促进健康的生活环境
1.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为早产儿营造一个安静、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的居住环境。适宜的环境温度对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很重要,一般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55-65%左右。舒适的环境有助于早产儿减少能量消耗,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温度过低会使早产儿能量消耗增加,不利于体重和身高的追赶;温度过高则可能导致早产儿不适,影响其进食和休息等。
2.减少感染风险:早产儿免疫力相对较低,要尽量减少其接触感染源的机会。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换气。家人在接触早产儿前要洗手,避免患有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人员接近早产儿。减少感染可以避免因为疾病导致早产儿进食减少、身体消耗增加等情况,从而有利于早产儿的追赶生长。
四、适当的运动促进
1.被动操: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为早产儿进行适当的被动操。被动操可以促进早产儿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张力,有助于身体的发育。例如,进行四肢的伸展运动等,每次进行被动操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左右,要根据早产儿的耐受情况进行,动作要轻柔缓慢。被动操能够刺激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进而对身高和体重的追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俯卧位训练:在早产儿清醒且有成人监护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进行俯卧位训练。俯卧位训练可以锻炼早产儿的颈部、背部等肌肉力量,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开始时俯卧的时间不宜过长,从几秒钟逐渐增加到几分钟,但要注意避免早产儿面部被捂住而发生窒息等危险情况。随着早产儿月龄的增加,逐渐延长俯卧位训练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