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护理需从多方面进行,保暖护理要依体重等调中性温度并防低体温;喂养护理包括母乳喂养及配方奶喂养,母乳为理想食物,配方奶要合理调配;呼吸管理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呼吸暂停等;皮肤护理要保持清洁干燥防受损感染;眼部护理要避免光刺激并定期筛查防视网膜病变;预防感染要严格消毒隔离,减少探视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一、保暖护理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易波动,需注意保暖。应根据早产儿体重、日龄等调节中性温度,一般体重1000-1500g的早产儿,中性温度约30-32℃;体重1500-2000g的早产儿,中性温度约28-30℃。可采用辐射保暖台、暖箱等保暖设备,同时注意减少热量散失,如使用棉质包被等。对于特殊情况,如早产儿合并低体温时,要更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通过调整保暖措施使体温逐渐回升至正常范围,这是因为低体温可能影响早产儿的代谢、循环等多个系统功能,良好的保暖能维持其生理功能稳定。
二、喂养护理
(一)母乳喂养
母乳是早产儿最理想的食物,富含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营养成分及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增强早产儿免疫力。母亲应注意营养均衡,保证乳汁分泌量和质量。喂养时要注意正确的含接姿势,确保早产儿能有效吸吮。对于低体重或吸吮、吞咽功能不完善的早产儿,可能需要借助滴管、胃管等辅助喂养,但应尽量鼓励母乳喂养,这是因为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更适合早产儿消化吸收,且能促进其肠道发育和免疫系统成熟。
(二)配方奶喂养
若无法母乳喂养,应选择适合早产儿的配方奶。配方奶的选择需根据早产儿的日龄、体重等情况合理调配。喂养过程中要注意喂养的量和速度,避免早产儿出现呛奶、腹胀等情况。一般根据早产儿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喂养量,开始时可能每次喂养量较少,如10-20ml,然后根据情况逐步增加,这是因为早产儿的胃肠道消化功能较弱,过量喂养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三、呼吸管理
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出现呼吸暂停、呼吸窘迫等情况。要保持早产儿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等。当发现早产儿有呼吸暂停时,可采用轻弹足底、托背等刺激方法,若呼吸暂停频繁发生,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支持设备,如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等。同时要注意保持早产儿居住环境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因为呼吸道感染可能加重早产儿的呼吸问题,影响其预后。
四、皮肤护理
早产儿皮肤薄嫩,易受损和感染。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更换尿布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擦伤皮肤。每次大小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然后涂抹护臀霜,预防红臀。对于皮肤褶皱处,要注意清洁和保持干燥,防止皮疹等情况发生。在进行操作如换衣服、擦身等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减少对皮肤的刺激,这是因为早产儿皮肤屏障功能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皮肤问题,良好的皮肤护理有助于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五、眼部护理
早产儿视网膜血管未发育完全,易发生视网膜病变。要注意避免过多的光刺激,保持眼部清洁。在进行眼部检查等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进行眼底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并及时干预。这是因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视力受损甚至失明,早期筛查和干预能改善预后。
六、预防感染
早产儿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医护人员及家属要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早产儿前要洗手。保持早产儿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空气消毒。避免过多人员探视早产儿,减少感染机会。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早产儿,如住院期间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等,更要加强感染预防措施,因为感染对早产儿的危害较大,可能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早产儿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