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胰腺炎诊断需综合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有剧烈腹痛等表现及相关体征,实验室有血清淀粉酶等指标异常、CRP升高、血钙降低等,影像学包括腹部超声、增强CT等,依据亚特兰大诊断标准(修订版)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标准全面评估来确诊。
一、临床特征
1.症状表现
重症胰腺炎患者多有剧烈腹痛,疼痛一般位于上腹部,可向腰背部放射,呈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39℃左右,严重时体温更高。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重症胰腺炎可能腹痛表现相对不典型,但全身症状可能更明显,如精神萎靡等;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疾病较多,症状相互干扰,需仔细鉴别。
2.体征表现
查体时可能发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表现。重症胰腺炎患者还可能出现Grey-Turner征(腰部、季肋部和下腹部皮肤出现蓝-绿-棕色大片瘀斑)或Cullen征(脐周皮肤青紫),这是由于胰酶、坏死组织及出血沿腹膜后间隙渗到腹壁下所致。不同性别患者在体征上无本质差异,但需要注意与其他急腹症相鉴别,如消化性溃疡穿孔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
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脂肪酶常在发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7-10天。但重症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可能升高不明显,甚至正常,所以不能仅依靠淀粉酶和脂肪酶来诊断重症胰腺炎,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饮酒者,其基础淀粉酶水平可能有一定波动,需要综合判断。
2.C反应蛋白(CRP)
CRP是反映炎症反应的指标,重症胰腺炎患者CRP常明显升高,一般CRP>150mg/L提示为重症胰腺炎。在病史方面,有胆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重症胰腺炎的风险较高,这类患者监测CRP等指标时需要更加关注。
3.血钙
重症胰腺炎患者由于脂肪酶分解脂肪成脂肪酸后与血钙结合形成脂肪酸钙,导致血钙降低,当血钙<2.0mmol/L时,提示预后不良。对于儿童患者,血钙的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儿童血钙正常范围在2.25-2.75mmol/L,低于此范围的低血钙情况在重症胰腺炎儿童患者中也需要密切关注,因为低血钙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神经肌肉功能等。
三、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
可以初步观察胰腺的大小、形态,是否有胰腺周围渗出等情况。但腹部超声受肠气干扰较大,对于肥胖患者等可能显示不清。在不同年龄患者中,儿童腹部超声检查时需要注意操作的轻柔性,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增强CT
是诊断重症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明确胰腺坏死的范围、程度,以及是否有胰周脓肿、假性囊肿等并发症。增强CT可见胰腺弥漫性或局灶性低密度区,胰腺边界模糊等表现。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进行CT检查时需要考虑造影剂对肾功能等的影响,因为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肾功能潜在受损的情况,需要权衡造影剂使用的风险和收益。
四、亚特兰大诊断标准(修订版)
1.临床标准
具备急性胰腺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同时伴有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可考虑重症胰腺炎:
有休克等循环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如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
出现胰腺坏死、脓肿、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
2.实验室标准
有相关实验室指标异常,如血钙降低(<2.0mmol/L)、CRP明显升高(>150mg/L)等。
3.影像学标准
增强CT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坏死、胰周渗出等符合重症胰腺炎的表现。
总之,重症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依据上述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等相关标准进行全面评估,以准确诊断重症胰腺炎,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