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恶心呕吐可采用非药物方法,包括饮食调整(选清淡易消化食物、避油腻辛辣刺激、少量多次进食)、呼吸调节(深呼吸、腹式呼吸)、体位调整(坐立或半卧位、侧卧)。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孕妇要保心情舒畅和充足休息;儿童非药物缓解要注意安全,调整合适食物和简单引导呼吸;老年人体位调整要缓慢,饮食选易消化食物且关注基础疾病。
一、非药物缓解方法
(一)饮食调整
1.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对于成人及儿童(需根据年龄调整食物种类和质地),可选择如小米粥、软面条等。小米粥富含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能为身体提供能量且不会加重胃肠道负担;软面条同样容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可为机体补充水分和能量。例如,有研究表明,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后,部分因胃肠功能紊乱等引起恶心呕吐的人群症状得到一定缓解。
2.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等会加重胃肠道消化负担,辛辣食物如辣椒等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可能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都应注意避免这类食物。比如儿童,食用过多油腻辛辣食物可能导致胃肠不适,引发恶心呕吐。
3.少量多次进食: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采用少量多次的进食方式。这样能减轻胃肠道一次性承受的消化压力。以孕妇为例,少量多次进食可以缓解因孕期激素变化等引起的恶心呕吐,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但可多次进食以保证营养摄入。
(二)呼吸调节
1.深呼吸:成人可采取端坐位或平卧位,缓慢地进行深呼吸。先慢慢地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再慢慢地呼气,每次深呼吸持续10-15秒,重复几次。这种深呼吸方式有助于放松身体,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对于因紧张等情绪因素引起轻度恶心呕吐有一定缓解作用。儿童也可在家长帮助下进行简单的深呼吸引导,通过家长的示范,让儿童感受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但需注意根据儿童年龄适当调整引导方式。
2.腹式呼吸:成人可平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将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进行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腹部凹陷。腹式呼吸能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调节,对于因胃肠功能失调导致的恶心呕吐有一定改善作用。对于儿童,家长可以在儿童安静状态下,轻轻将手放在儿童腹部,引导儿童感受腹式呼吸的节奏,帮助调节身体状态。
(三)体位调整
1.坐立或半卧位:当出现恶心呕吐感觉时,成人及儿童(儿童需在他人协助下)可采取坐立或半卧位。对于成人,坐立位可使胃肠道内容物在重力作用下相对稳定,减少反流引起的恶心呕吐;半卧位能减轻胃部的压力,缓解不适。例如,术后患者采取半卧位有助于减轻恶心呕吐症状。对于儿童,家长应将儿童扶起呈坐立或半卧位姿势,并轻轻拍背,避免呕吐物误吸。
2.侧卧:如果是在睡眠中出现恶心呕吐情况,成人可迅速侧卧,这样可以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避免发生窒息等危险。对于儿童,家长应将儿童轻轻侧卧,同时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特殊人群缓解注意事项
(一)孕妇
孕妇出现恶心呕吐较为常见,称为早孕反应。在非药物缓解方面,除了上述饮食调整(如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量多次进食)、体位调整等外,还需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因为情绪因素也可能影响恶心呕吐症状。同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良好的休息有助于缓解身体不适。
(二)儿童
儿童恶心呕吐时,非药物缓解需特别注意安全。在进行体位调整时要轻柔,避免造成二次伤害。饮食调整方面,要根据儿童年龄提供合适的食物,例如婴儿出现恶心呕吐时,需注意调整喂养方式,可能需要减少奶量或调整奶粉浓度等。同时,儿童的呼吸调节引导要简单易懂,以儿童能接受的方式进行。
(三)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恶心呕吐时,体位调整要格外小心,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坐立或侧卧时动作要缓慢。饮食调整上,要考虑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情况,选择更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软烂的蔬菜泥、鱼肉泥等。并且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因为某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恶心呕吐症状,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恶心呕吐可能诱发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