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病毒性肝炎由嗜肝病毒感染引发,病毒入侵后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损伤机制包括细胞免疫介导损伤(T细胞介导细胞毒性作用及细胞因子作用)和体液免疫相关损伤(抗体介导免疫复合物沉积激活补体引发超敏反应),肝脏细胞有变性坏死及肝纤维化形成等病理改变,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对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有影响,如儿童感染易慢性化,成人免疫成熟度影响病程,饮酒、劳累加重损伤,既往有其他肝病会使发病机制更复杂。

一、病毒感染与免疫应答启动

病毒性肝炎由嗜肝病毒感染引起,不同类型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入侵人体后,会靶向感染肝细胞等相关细胞。病毒进入机体后,免疫系统被激活,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会摄取病毒抗原,并将其处理后呈递给T淋巴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例如,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病毒表面抗原等成分被抗原呈递细胞捕获、加工,然后传递给T细胞,引发后续免疫反应。

二、免疫损伤机制

1.细胞免疫介导的损伤

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被病毒感染的肝细胞表面会表达病毒相关抗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能够识别这种被感染细胞上的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复合物,然后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物质,直接导致被感染肝细胞的凋亡或坏死。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持续存在的病毒感染使得CTL长期处于激活状态,过度的细胞毒性作用会反复损伤肝细胞,导致肝脏炎症持续存在,进而影响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细胞因子的作用:免疫细胞在活化过程中会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IFN-γ)等。IFN-γ可以激活巨噬细胞等,增强其吞噬和杀伤病原体的能力,但同时也可能参与肝脏炎症的加重。过量的细胞因子释放会导致肝脏局部炎症反应加剧,引起肝细胞的进一步损伤。

2.体液免疫相关损伤

抗体介导的损伤:机体感染病毒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部分抗体可与病毒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可能沉积在肝脏及其他组织器官的血管壁等部位,激活补体系统,引发Ⅲ型超敏反应,导致血管炎症、内皮细胞损伤等,间接影响肝脏的血液循环和肝细胞的营养供应,加重肝脏的病理损伤。例如在一些重型肝炎患者中,可能存在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肝脏损伤情况。

三、肝脏细胞的病理改变

1.肝细胞变性坏死

病毒感染导致肝细胞内物质代谢紊乱,出现肝细胞水肿等变性改变,表现为肝细胞体积增大,胞质疏松化等。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肝细胞坏死,包括点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等不同形式。如在乙型肝炎的慢性炎症活动期,可能会出现汇管区周围肝细胞的碎片状坏死,而重型肝炎时则可出现大范围的肝细胞坏死,严重影响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肝脏合成、代谢、解毒等功能障碍。

2.肝纤维化形成

在肝脏损伤的修复过程中,会启动纤维增生机制。受损的肝细胞周围成纤维细胞被激活,合成过多的细胞外基质,如胶原等。如果肝脏的损伤持续存在,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就会逐渐形成肝纤维化。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能会进展为肝硬化,影响肝脏的正常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导致门静脉高压等一系列并发症,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速度和概率有所不同,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如果控制不佳,相对更容易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

四、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1.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感染病毒性肝炎时,免疫功能发育尚不完善。例如儿童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更容易慢性化。由于儿童肝脏的再生能力相对较强,但免疫耐受情况可能与成人不同,所以在发病机制上可能表现出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如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免疫清除期可能启动相对较晚,导致病毒持续携带状态较为常见。

成人:成人免疫系统相对成熟,感染病毒性肝炎后,免疫应答的强度和类型与儿童有所不同。成人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大多表现为急性病程,免疫清除较为迅速,而慢性化概率较低;但成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部分人会进入慢性感染状态,与成人的免疫调节机制等因素有关。

2.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中,性别因素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但在疾病的转归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在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中,部分研究发现女性患者在某些免疫调节环节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等因素有一定关联,但目前还需要更多深入研究来明确性别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具体作用。

3.生活方式因素

饮酒: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感染病毒性肝炎后,酒精会加重肝脏的损伤,影响肝脏的代谢和免疫功能。酒精可以直接损伤肝细胞,同时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使得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下降,加重病毒性肝炎的病理损伤过程,增加肝纤维化、肝硬化等进展的风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如果同时大量饮酒,会加速病情向肝硬化、肝癌等方向发展。

劳累:长期过度劳累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劳累可能会导致原本相对稳定的免疫状态被打破,使得病毒复制活跃,免疫损伤加重,从而加重肝脏的炎症和病理损伤。

4.病史因素

既往有其他肝脏疾病:如果患者既往有其他肝脏基础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感染病毒性肝炎后,发病机制可能会相互影响。例如既往有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免疫调节机制可能更加复杂,肝脏的损伤可能会更加严重,因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本身就存在异常的免疫攻击肝脏细胞的情况,再加上病毒感染,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免疫紊乱和肝脏损伤。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具体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是指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是将重组酿酒酵母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纯化后再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的,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是利用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制成的。注射疫苗后体内即可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从而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侵袭。此外,建议完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是什么意思?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肝表面五项顾名思义,即有五项检查内容,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即是指人体在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攻击后,在人体自身免疫被激发后,人体自身所形成的对乙肝病毒的抵抗能力,或者是在自动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之后所形成的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能力。对于此种抗体,应当越多越好,正常应当保持在100以上,如不足者,应积极主动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包括:1、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治疗口服方便,每天口服一粒药即可,抑制病毒效果较好,但有难停药的弊端,需要长期服药,服药过程中要定期监测乙肝病毒载量的变化及肝功能的变化;2、干扰素:分为长效干扰素与短效干扰素。短效干扰素隔天打1针,长效干扰素为1周打1针。干扰素治疗疗程比较短
病毒性肝炎有哪些?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按病原学分类,目前认识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五种。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是相似的,如疲乏、食欲减退、肝功能试验异常、厌油腻等情况,部分表现出黄疸,但是没有症状的感染也是多见的。甲型和戊型肝炎经过消化道传播,其余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
什么是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这属于一种自身保护性的抗体,这种抗体的由来往往是病人既往注射过乙肝疫苗是以人体所产生的,或者是由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是经过自身的免疫力将病毒清除以后所遗留下来的,无论是哪种情况,对于自身来说都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建议临床上每3~5年需要复查一次乙肝表面抗体,如果表现出了抗体滴度
急性黄疸性肝炎严重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黄疸性肝炎是否严重需要根据病人的患病程度来决定。正常病情轻微的病人,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不是很严重,但如果病情较重,很可能会危及生命。急性黄疸性肝炎是由于感染性肝炎素造成的,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并且疾病覆盖的范围较广,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急性黄疸性肝炎的病人正常会表现出胸闷,恶心、呕吐等不适的症状。
病毒性肝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以急性为主,部分病人可能临床症状很轻,以保肝治疗为主,支持治疗和营养护理;乙肝和丙肝的治疗,关键是抗病毒治疗,除了本身病毒复制之外,可能有的病人已经进入到疾病比较偏晚的阶段,可能还需要其他的针对性肝硬化的治疗、肝衰竭的治疗、肝癌的治疗。
丙型肝炎传染途径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大家首先要了解,丙型肝炎发生肝硬化、肝癌正常比乙肝短十年,主要传播途径如下:1.经过输血传播;2.经过吸毒传播:吸毒者静脉吸毒使用的注射器,未严格消毒,造成吸毒者之间传播;3.经过性接触传播。约20%的肝炎传播途径尚不明确;总体来讲无论乙肝和丙肝,主要传播途径并非经过粪-口途径,即进食不会传染乙肝和
病毒性肝炎有哪些类型呢?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造成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造成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呈急性肝炎
丙型肝炎能治疗好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丙型肝炎是一种多见的急慢性传染性肝病,部分急性丙肝可以发生自发性的清除,部分慢性丙型肝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现阶段的丙肝已经是可以治愈性疾病。对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如果病毒定量是阳性,就需要进行治疗,使用新型口服抗病毒药物,可以在2~3个月左右的时间有效的治愈丙肝。早期治疗,愈后非常的好,但是一旦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即母婴传播、水平传播以及医源性传播。第一、母婴传播是目前主要的传播途径,通过母亲传孩子,称为垂直传播。主要是在围产期,生产的过程中,母亲携带有病毒,通过皮肤产道出现刮伤血液进入婴儿体内引起传播,少数为宫内感染。第二、水平传播,又叫后天传播。通过拔牙、不洁的针头注射、不合法献血、输液都可以传播。还有性生活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后如何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乙型病毒肝炎大部分90%以上可以治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比如阳性已经超过半年了,这时会发生慢性化,不及时治疗经过20年,大约40%患者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经过5年左右后,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会变化为肝功异常、腹水、浮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五年死亡率较低。长期不治疗,如果肝细胞已经出现,也会导
乙型病毒性肝炎日常要注意什么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患乙型病毒性肝炎日常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把自己当病人。如果情绪不好,症状会加重,会出现肝硬化、肝脏肿瘤。第二、在饮食上建议清淡饮食,少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要规律。第三、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形成良好的规律。第四、定期做检查,比如三个月到半年做一次肝脏的B超、肝功能、甲醛蛋白、甲胎蛋白、病毒数量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甲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水源、污染的食品、蚊蝇、污染的物品等日常生活途径进行传播,可能会导致区域流行。患者大多会出现疲倦、乏力、发热、食欲下降、腹胀、腹痛、腹泻、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大多数患者呈现为急性病变。
甲型肝炎抗体测定是检查什么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甲型肝炎抗体测定是对甲型病毒性肝炎做的一项检查,是甲型肝炎早期重要诊断指标。检测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这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比较高。甲型肝炎抗体可能会在黄疸期达到高峰,两个月左右时抗体逐渐减弱,三至四个月左右时逐渐消失。
肝炎一般什么时候恶心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肝炎在急性期和慢性期均可以出现恶心症状,常常同时还会伴有食欲不振、厌油、呕吐、乏力、腹胀、腹疼、腹泻、肝区疼痛、皮肤黏膜、黄染、尿黄等症状。肝炎患者经过保肝降酶、退黄等综合治疗之后,随着肝功能好转,上述不适症状也会逐渐好转,包括恶心、症状也会减轻、消失。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