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食管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食管黏膜引起的炎症性疾病,介绍了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包括病原体感染途径、发病机制对食管黏膜影响、常见症状、内镜及病毒学等诊断方法、一般治疗与抗病毒治疗原则,以及通过增强免疫力和避免接触传染源来预防。
一、病毒性食管炎的定义
病毒性食管炎是由病毒感染食管黏膜所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的引起病毒性食管炎的病毒主要有单纯疱疹病毒(最常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原体感染途径
1.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分为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更易引起食管感染。一般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部位(如口腔),病毒经口-腔-食管途径侵入。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被激活,沿神经轴突下行至食管黏膜细胞,引起感染。例如,长期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如器官移植后使用大量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的人群,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发生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食管炎。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当人体首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时会患水痘,病毒可长期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病毒被激活,沿神经纤维移行至所支配的皮肤区域引起水痘,但也可能累及食管黏膜,导致病毒性食管炎。比如老年人、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导致免疫力下降的人群,更容易发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相关的病毒性食管炎。
(二)发病机制对食管黏膜的影响
病毒感染食管上皮细胞后,在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病变、坏死、脱落,形成局部的炎症反应,表现为食管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改变。
三、临床表现
(一)常见症状
1.吞咽困难
由于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等病变,患者在吞咽食物时会感到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这种吞咽困难可轻可重,轻者可能只是进食固体食物时有轻度梗阻感,重者甚至流质食物也难以咽下。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性食管炎患者常因食管黏膜的溃疡形成,吞咽时刺激溃疡面,导致明显的吞咽困难。
2.胸骨后疼痛
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疼痛、隐痛等。疼痛可在进食时加重,也可在空腹时出现。这是因为食管黏膜的炎症刺激了食管神经末梢所致。比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食管炎患者,炎症累及食管黏膜及周围组织,可引起较为明显的胸骨后疼痛。
3.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引起的。如果是疱疹病毒感染,还可能在口周等部位出现疱疹样病变。
四、诊断方法
(一)内镜检查
1.内镜下表现
可以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病变情况。单纯疱疹病毒性食管炎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散在或融合的浅表溃疡,溃疡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食管炎内镜下表现可能类似,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如病变分布可能有一定的神经节分布相关的特点等。通过内镜检查可以直观地发现食管黏膜的异常改变,有助于初步诊断病毒性食管炎。
(二)病毒学检查
1.组织学检查
取食管黏膜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见上皮细胞内有病毒包涵体等特征性改变。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性食管炎的病理检查可发现上皮细胞内的嗜酸性包涵体,这是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食管炎的重要依据之一。
2.病毒培养
从食管病变部位获取标本进行病毒培养,能够明确是否有病毒感染及具体的病毒类型。但病毒培养耗时较长,一般用于进一步明确病因诊断。
3.血清学检查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病毒特异性抗体,如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等。如果抗体滴度呈阳性且有动态升高,有助于辅助诊断病毒性食管炎。
五、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1.营养支持
对于吞咽困难严重的患者,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可以通过鼻饲等方式补充营养,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等。例如,对于因吞咽困难无法正常经口进食的病毒性食管炎患者,鼻饲富含营养的流质饮食,如混合奶、要素饮食等,以维持机体的营养状况,促进身体恢复。
2.休息
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利于机体免疫力的恢复,因为免疫力的提升有助于对抗病毒感染。
(二)抗病毒治疗
1.针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治疗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等。阿昔洛韦可以抑制单纯疱疹病毒的DNA合成,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但在使用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对于儿童患者,需要谨慎使用,并根据体重等因素调整剂量;对于老年人或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也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因为阿昔洛韦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可能会对肝肾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2.针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治疗
一般也可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同时,对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食管炎患者,还需要注意局部皮肤疱疹的护理,避免继发细菌感染等。
六、预防措施
(一)增强免疫力
1.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例如,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蔬菜(500g左右)和水果(200-300g),适量摄入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机体的自我修复和免疫调节。
(二)避免接触传染源
1.对于疱疹病毒感染患者的接触防护
避免与患有单纯疱疹或水痘-带状疱疹的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避免接触患者的疱疹液。如果必须接触,应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等。例如,护理水痘患者时,要严格做好防护,避免自身感染疱疹病毒,进而减少发生病毒性食管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