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硬下疳是一期梅毒的典型皮肤表现,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于生殖器、肛周或口腔等部位。
其核心特征为无痛性溃疡,初期表现为小红斑,迅速发展为直径1-2厘米的圆形或椭圆形硬结,触之如软骨般坚硬,表面清洁但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边缘清晰且略隆起。溃疡通常单发,无痛无痒,易被忽视。
硬下疳具有强传染性,分泌物中含大量梅毒螺旋体,可通过性接触、母婴或血液传播。若未经治疗,溃疡可在3-8周内自行消退,但病原体仍潜伏体内,可能进展为二期梅毒的全身性皮疹或三期梅毒的器官损害。
诊断需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如梅毒血清学试验)及溃疡特征。治疗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如苄星青霉素G,需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以彻底清除病原体。早期识别硬下疳并规范治疗,是阻断梅毒传播、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