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包括胃部不适症状、反酸嗳气、食欲减退、口腔异味、消瘦等。
1.胃部不适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常导致胃部不适,如餐后腹胀、胃部隐痛,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部分人会出现空腹时胃痛,进食后可稍有缓解。还可能伴随胃部灼热感,感觉胃部有烧灼感,尤其在空腹或食用刺激性食物后更明显。
2.反酸嗳气
感染后胃黏膜功能受损,胃酸分泌异常,容易出现反酸症状,感觉胃酸向上反流至食管,引起胸骨后不适。同时会频繁嗳气,即不自觉地打嗝,排出胃内气体,嗳气后胃部胀痛感可能暂时减轻,但易反复出现。
3.食欲减退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影响胃部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下降,对以往喜爱的食物也缺乏兴趣,进食量明显减少。部分人还会伴随恶心,尤其在闻到油腻食物气味或餐后,严重时可能出现呕吐,影响营养摄入。
4.口腔异味
幽门螺杆菌可在口腔内定植,产生挥发性硫化物等物质,导致口腔异味,即口臭。这种口臭通过刷牙、漱口难以彻底消除,即使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异味仍可能持续存在,给日常生活带来困扰。
5.消瘦
若感染长期未得到治疗,胃部消化吸收功能持续受损,营养吸收不足,可能导致体重逐渐下降,出现消瘦症状。同时可能伴随乏力、精神不佳,长期下去会影响身体免疫力,增加其他疾病发生风险。
若出现上述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或存在胃部疾病家族史,应及时就医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如碳13、碳14呼气试验),明确感染情况后遵医嘱进行四联疗法治疗,避免感染长期发展引发胃溃疡、胃癌等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