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炎即食管炎,食管炎症状一般包括吞咽疼痛不适、胸骨后烧灼感、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

1.吞咽疼痛不适
食管黏膜受炎症刺激后,吞咽食物或水时会出现明显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胸骨后,严重时甚至不敢吞咽,尤其进食粗糙、过热或刺激性食物时疼痛会加剧,影响正常进食。
2.胸骨后烧灼感
炎症导致食管黏膜受损,胃酸或胃内容物易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发胸骨后出现烧灼感,常伴随反酸、嗳气,尤其在餐后或平躺时症状更明显,部分人会感觉胸骨后有灼热样疼痛。
3.吞咽困难
随着炎症加重,食管黏膜可能出现水肿、糜烂,导致食管管腔变窄,出现吞咽困难,初期表现为吞咽固体食物时不畅,后期可能连流质食物也难以顺利吞咽,严重影响营养摄入。
4.恶心呕吐
食管炎症刺激胃肠道,或反流物刺激咽喉部,可能引发恶心,部分人会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若炎症严重导致食管痉挛,呕吐症状可能更频繁,甚至伴随胆汁反流。
5.反酸嗳气
食管炎常伴随胃食管反流,胃内胃酸或气体反流至食管及口腔,出现反酸症状,口腔内有酸味或苦味;同时胃肠道内气体增多,导致频繁嗳气,嗳气后胸骨后不适感可能暂时缓解。
食管炎可以采取药物治疗、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与情绪、手术治疗干预等措施治疗。
1.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食管黏膜的刺激;同时可使用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分散片、复方氢氧化铝片等,促进食管黏膜修复。
2.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烫、过冷的刺激性食物,减少咖啡、浓茶、酒精摄入,防止加重食管黏膜损伤;选择清淡、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烂面条、蒸蛋等,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肠道负担。
3.改善生活习惯
餐后不宜立即平躺,可适当散步或保持站立姿势30分钟以上,减少胃食管反流;睡觉时将床头适当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防止胃酸反流至食管;戒烟,避免熬夜,保持规律作息,增强身体抵抗力。
4.控制体重与情绪
肥胖会增加腹部压力,易导致胃食管反流,加重食管炎,需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长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加剧症状,应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5.手术治疗干预
若药物治疗和生活调整效果不佳,或食管炎合并食管狭窄、食管裂孔疝等并发症,可在医生评估后选择手术治疗,如腹腔镜胃底折叠术,通过手术修复食管裂孔疝,防止胃内容物反流,改善食管炎症状。
若出现吞咽困难持续加重、呕吐物带血或黑色、胸骨后剧烈疼痛、体重快速下降等症状,可能提示食管炎严重或合并其他病变,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明确病因并接受规范治疗。



